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項羽究竟死於何地?

項羽究竟死於何地?

1985年 2月13日,計正山於《光明日報》發表學術論文《項羽究竟死於何地?》提出 項羽並非自刎烏江,而是戰死東城(距離烏江還有約300華裏),即今安徽定遠縣境內。計正山觀點得到 馮其庸 韓兆琦 卞孝萱等文史大家肯定和支持。這是國內最早、也是歷史上第壹次有人提出 項羽不死烏江 的觀點;引起史學界壹陣喧動,《新華文摘 》《羊城晚報》《 文匯報 》《文摘周刊》等幾十家報紙刊物以及廣播電臺電視臺予以轉載或報道。

附:計正山 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報 》原文:

《太史公書》問世至今,已有兩千年了。隨著這部巨著的流傳,項羽自殺於烏江似是無疑的了。其實,這是歷史上的訛誤。項羽真正的殉難地不在烏江而是東城,即今安徽定遠東南(距烏江約三百裏)。

《史記·項羽本紀》論贊中就曾點明: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只不過壹般人不去註意這點罷了。關於項羽身死東城的史實,《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更為明確:“漢五年……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漢書·灌嬰傳》也記載:“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禦史大夫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斬項籍,皆賜爵列侯。”那麽,司馬遷何以在《史記》中有“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壹段生動的描述呢?

我認為“項王乃欲東渡烏江”壹段為民間傳聞,理由有三。壹、從事件本身來看,項王垓下被圍時已兵疲食盡,“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又“漢軍圍之數重。”當時,項羽自己已“自度不得脫。”那麽,何以能忽而來到三百裏之外的烏江呢?再說,項羽垓下之敗,其勢也是急轉直下的。縱烏江亭長有救籍之心,又何以會料事過神,預先艤船以待?二、《史記·項羽本記》的通篇結構,敘事謹嚴而縝密。尤其是對戰事的描述,由於司馬遷曾遊歷名山大川,所以雙方渡江涉河、斬關奪隘時的地理形勢,都能於回旋曲折之中,給人以條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且看項王垓下兵敗後的行蹤:壁垓下,兵少食盡(夜歌慷慨))——潰圍南出馳走(直夜)——渡淮,屬者百余人(平明)——至陰陵,迷失道(晨霧)——陷大澤,漢追及之——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那麽,東城之後呢?為何三百裏沙場竟無所交待,情節亦淡然松馳了呢?司馬遷只說:“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巧借—“欲”字將發生在烏江的壹段民間佳話與東城真實的血戰情節縫綴彌合了。這就是江淮壹帶的專家、學者多年來頻頻質疑並作出種種臆度誤解的根源所在。三、項羽崛起於吳中,“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戰中,吳中子弟以及江東父老與項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後即傳說起“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的佳話。司馬遷曾遊歷過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機會采擷到這些民間傳聞,以完善這個英雄形象,也實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實,項羽“身死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從來有史跡為證。高達數丈的虞姬墓至今猶在,《定遠縣誌》載:“虞姬墓即嗟虞墩,縣南六十裏近東城。”陰陵、東城兩地,《定遠縣誌》記載則更為明確:“陰陵城,縣西北六十裏,鏌邪山南,周圍二裏。故址猶存……羽潰圍南山馳,漢騎將灌嬰追羽過淮,羽過陰陵迷失道即此。”“東城,縣東南五十裏。項羽至陰陵迷失道,漢追及之,羽復引而至東城即此。”

項羽殉難前在定遠縣境內留下的遺址遺跡,除陰陵、東城,至今仍存十余處。從霸王寨(相傳項王迷路處)到劉會橋(相傳為漢軍追及項羽處),從下馬鋪到嗟虞墩,構成了項王在這塊土地上與漢軍周旋的壹條完整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