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成都草堂書院4月28日正式開學。
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南門,壹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風格古樸典雅的草堂書院已經建成。
進入書院,從裝修風格到字畫陳列、對聯張貼,壹切都極為精致。嵌入草堂書院心臟的“草堂書院圖書館”錯落有致,充滿人文氣息和生活審美氣質。
草堂書院的重建,對於弘揚杜甫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民眾文化素養,為成都打造“詩城”增添新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杜甫草堂自古以來就是聖地,草堂書院就是這個聖地的中華文化寶庫。未來,草堂書院將以美好社會之心引領時尚,以少陵廣廈之情傳播善意。茅草屋敞開著。歡迎來到學院見證。
草堂書院簡介
草堂書院的建立與詩人杜甫及杜甫的草堂密切相關。公元759年冬,杜甫攜家人來到成都。次年,他在西郊浣花溪畔建了壹座小房子,取名“成都草堂”。元二年,元世祖推行文教,下令在全國各地興建書院,發展教育。蒙古駐蜀官員牛廉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特別推崇杜甫,將詩人、聖人故居成都草堂視為“儒家思想最早普及的地方”,於是用私人錢財修建草堂書院。為了豐富書院的藏書,新聯帶著人四處奔波,從成都出發,今天走訪了天津、安徽、杭州、惠州。當他遇到壹本他能買的書時,他就買了。遇到只有手稿的書,他就借過來抄。很難,但是在蜀中讀書的人可以在草堂書院學到經典,學到世界各地的經典。
後來草堂書院越做越大,影響越來越廣,越來越深。據記載,明清時期,“草堂書院”多次重修擴建,規模達30萬卷。明朝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時任四川刺史的姚襄將書院遷至草堂,為三層小樓,規模堪比元代。清乾隆末年,四川省按察使顧青沙主持恢復書院,改稱少陵書院。但清末民國時期,由於戰亂頻繁,草堂書院逐漸衰落,草堂建築在戰火中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