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學作品中的曹操文學作品中的曹操嚴重多疑、奸詐、狡詐、無情、自私、殘忍;影視劇裏更慘,簡直就是魔鬼的化身。
操、陳宮逃命,投奔呂伯奢。我醒來聽到有人磨刀,以為是要殺他,所以最後還是壹家人。逃跑途中,魯豫喝酒回來,明知是誤殺,但還是怕他告官,把殺了。作者巧妙地安排了旁觀者陳宮目睹壹切,引導曹操說:
“寧願教我對世界消極,也不願教世界對我消極。”
之後曹操連救自己壹命的陳宮也殺了,還殺了功臣荀攸。孔融被棄得很慘(在鬧市區處決犯人),他因為懷疑華佗殺了他的仆人而假裝不知道。
曹操殺的人比這還多,而且作者經常用重墨描寫曹操的殺人過程,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極力把曹操推到反派的位置上。
所以在世人眼裏,曹操不是好人。但我們試想壹下,古代有多少皇帝的手沒有沾染無辜的鮮血。
二、歷史上的曹操壽的《三國誌》這樣評價曹操:
”毛運籌帷幄,鞭撻余、、商之法術,把韓、白、官之授材,各因其器,矯情,忘了前塵往事,最後終能禦機,克成洪水,而其略優。抑可謂不凡之人,絕世英雄。”
毛在這裏指的是曹操。可見曹操不僅有大謀略,征服天下,而且用聖賢治國之道,知人善任,不管別人的過去。最重要的是,陳壽把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視為大才。並且認為他不是壹個普通人,而是壹個超越世界的傑出人才。
而言情中同樣的事情,“挾天子以令諸侯”成了詛咒。
此外,曹操也是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與兒子曹丕、曹植並稱“三曹”,史稱“建安體”。如《看海》、《短歌》、《碣石篇》、《鬼吹燈》等。讀起來朗朗上口,仍然是中學生必須學習的優秀作品。
曹操不僅自己才華橫溢,而且在教育兒子方面也很出色。我不得不說,他真的是個天才。
總結:我認為,歌頌曹操的正史遠不如感情強烈的文學作品流傳廣泛,世人對曹操才有大量的誤解。
易中天為曹操辯護只是為了還自己壹個清白,還自己壹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