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清風明月正宜人,足以慰風塵,七首唯美宋詩,忘卻煩惱只留星辰

清風明月正宜人,足以慰風塵,七首唯美宋詩,忘卻煩惱只留星辰

不要再說什麽詩和遠方,當妳日日抱怨眼前的茍且時,妳可曾註意到墻角的壹朵花開;當妳羨慕別人的夜夜笙歌燈紅酒綠時,妳可曾想到清風明月本無價,妳卻只為名利忙;這世間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就在妳的心裏。 因為心在哪兒,風景就在哪兒。

山水草木,詩酒琴茶,徜徉在詩詞的世界裏,妳也能忘卻煩惱,忘卻俗事紛擾。多少名勝古跡,多少人情物意,多少花鳥蟲魚,多少風華雪月,都在那壹卷卷詩書裏。世間萬物,壹花壹草,壹葉壹塵,都在詩詞裏,壹生壹世都難言盡。

清風明月正宜人,足以慰風塵,十首最美山水詩,忘卻煩惱只留星辰。

詩中的景致,不過就是很多人非常熟悉的內容: 庭院環境如何幽靜,花草樹木如何秀麗可人,午睡休息如何閑適自在,可是詩句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心情,感受,生活態度,卻是現實中很多人難以企及或是無心留意的。

試想,炎炎夏日,壹個躺在自家的小院裏,做著壹個清涼的夢,何等閑適,何等安寧!小時候的我們,不是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嗎?村頭的大樹下,叔叔伯伯爺爺奶奶,坐在大樹下的石凳上,聊著今年的收成,聊著家裏的瑣事,孩子們在大人間穿梭玩耍。 多美好的回憶!

有些詩歌,往深處讀,知人論世,融情於理,發人深省也令人心情沈重。有時候還不如就景論景,賞賞花,聽聽風,看看雨,讀詩的感覺就會變得無比輕松愉悅。 這樣的詩句,是否更容易讓人愛上詩詞,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

每壹片美麗的風景裏有壹種美麗的心情。對於熱愛生活的人來說,處處都是風景,時時都有好心情。詩人觀花聽雨,賞月吟風,揮灑人生快意。 我們了,讀詩歌,讀心情,感受別樣的生活,這本身不也是壹件賞心樂事嗎?

江浙大地,梅子成熟時多有綿綿細雨。可是今天卻是個好天氣,麗日晴空,陽光燦爛,任誰都會心情愉悅。詩人興致盎然,駕壹葉輕舟,沿溪水慢行,行於所行,止於所止。不知完了多久,走了多遠,最後興盡而回。回時的路,壹兩聲黃鸝鳥叫,更添驚喜,更增意趣!

秋月懸空,皎潔如玉,天地寂靜,萬籟無聲。 這樣的場景,無論有多少俗世煩擾都會壹掃而光。 千山萬水,明月清風,纖塵不染,空靈生輝,這就是宋代理學大師程顥為我們描繪的世界。理論往往是枯燥的,可是用詩歌來傳達的理念卻是鮮活的,靈動的,極富韻味的。

詩題有月,詩中卻不見月,然而月卻無處不在。月灑清輝,山川增色。明凈的夜空染上月色,清涼如水;清麗的山峰染上月色,幽靜無聲,美麗淡雅;溪水染上月色,飛濺似玉,回響山谷;秋葉染上月色,不懼歲月流逝,自由別樣風情。 白雲相伴,自有壹份自得在心間。

風起於青萍之末,飛揚於萬裏高空。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風是很多詩人都表現的題材 。在這首詩中,風串聯起襄邑河道兩岸所有的暮春景物,為我們編織了壹副優美迷人的畫卷。整首詩風行水上,船走畫中,光明亮麗,充滿誌得意滿的人生情懷。

江面有風,風吹花落,四處飄飛。於是就有了船在花中行的錯覺:船紅如花,人艷如花。詩人順風順水,輕舟似箭,半日就走過百裏榆堤。壹路行來,看花賞樹,好不愜意。此時,最浪漫的事就是躺在船上,任涼風習習拂面,看藍天白雲飄飄。 讀到這裏,妳醉了嗎?

蘇軾評價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句評價其實也可以借用過來評價宋代詩人釋誌南的詩歌。他是詩人又是僧人,熱愛山水,縱情山水,詩作清新幽遠,獨具慧眼。讀他的詩,就像是品味壹副流動的畫。

詩人出遊不知道從哪裏來,也不知要到哪裏去。我們只看到壹條河,幾顆古樹之下,壹個老舊的碼頭,詩人就在那裏下船,系住小舟,拄著拐杖,拾級而上,開始了壹段旅程。這壹路的春色,壹路的風光,詩人沒有過多描繪,詩人只說風雨不寒,便有了個物我兩忘的世界。

詩題“書湖陰先生壁”表明詩人是在走訪朋友,觀景陶醉,信筆而作。詩中流露著詩人的勃勃興致和無限向往。 題在壁上,自然不似今人大煞風景的信手塗鴉,而是贊美朋友的雅趣和脫俗,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欽慕之情和向往之意。

湖陰先生超凡脫俗,居住的茅檐下幹凈無塵,花草樹木,井然有序,生機勃勃,因為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面,壹條彎彎的小河流淌,泛著綠波,閃著光芒。繞田而過,情意綿綿。遠處青山,推開柴門就會撲面而來,令人措手不及,驚喜不已。 如此美景,今天的我們同樣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