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壹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
原文:
梅花 / 梅--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麽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素雅高潔,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氣中蘊含著錚錚氣韻,在壹片寒香混著笛聲的景象中,動了徘惻之心,向北風傳達自己的憐惜之意。
原文:
梅花--作者崔道融?朝代唐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譯文: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花香中別有韻致,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妳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妳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梅花 / 梅--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無事劄子》,主張“發富民之藏”以救“貧民”,富國強兵,進行全面改革。而反對者謗議不斷,熙寧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饑民流離失所,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
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鐘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淩霜的梅花有著***通的地方,因此寫下此詩。
2、梅花--作者崔道融?朝代唐
崔道融在乾寧二年(895)前後,做過縣令之類的小官,後避戰亂入閩,空有才情與抱負未展。此詩為詩人詠梅之作,既贊梅花之孤高芳郁,亦向世人暗寓自己的高潔情操。
百度百科-梅花(王安石)
百度百科-梅花(崔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