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墨子》
釋義:意誌不堅強,智慧就不會有高境界;說話不誠信,做事就不會有好結果。
內外相應,言行相稱。--韓非《韓非子》
釋義:指內部和外部要相互對應,言行要壹致,人要講誠信。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屈原《九章·抽思》
釋義:美德無法向他人索取,美名不可能是虛假造作。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周《莊子·漁父》
釋義:無論是"哭"是"怒"還是"親",都不能做作,要有真情實感,發自內心,這樣才能打動人。
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劉中壘集》
釋義:就是指人不守信用,說過的話做不到,名聲就會受損。
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韓嬰《韓詩外傳》
釋義:虛偽欺詐不可能長久,空虛的事物不可能堅守,腐朽的木頭不可雕刻,情感喪失了無法長久相處。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暢泉《名人名言大全》
釋義:以誠信的態度對人,天下人都會信任他;而不以誠信態度對人,連妻兒都會懷疑他。
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程頤文集》
釋義:?壹個人如果不講忠誠,信義,那麽他將無法在世界上立足!
多虛不如少實。--陳甫《農書?財力之宜篇》
釋義:虛情假意的言語再多不如誠實守信的真話有用。
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楊簡《宋史.楊簡傳》
釋義:以誠實守信對待他人,不僅僅是對他人有益,尤其是對自己益處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