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雪的詩句如下:
1、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唐代·祖詠《終南望余雪》
2、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唐代·羅隱《雪》
3、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裏西風瀚海沙。——清代·納蘭性德《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4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壹蓑歸去。——元代·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資料擴展:
雪,是指從混合雲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態的固體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團)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結再落下的自然現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態的壹種形式。雪只會在很冷的溫度及溫帶氣旋的影響下才會出現,因此亞熱帶地區和熱帶地區下雪的機會較微小。
簡介
雪(snow),是降水的其中壹種形式。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雪是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團)組成的降水。
水是地球上各種生靈存在的根本,水的變化和運動造就了我們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水是不斷循環運動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熱蒸發到天空中,這些水汽又隨著風運動到別的地方,當它們遇到冷空氣,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這種降水分為兩種:壹種是液態降水,這就是下雨;另壹種是固態降水,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雪大多降自雨層雲和高層雲,降水強度變化較慢;冷天積雨雲的降雪有陣性特征,稱為陣雪。
大氣中的水蒸汽直接凝華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說是雲中的溫度過低,小水滴結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時,就是下雪了。冰融化時會吸熱,所以地面氣溫會比下雪時低。降雪由大量不同大小的雪晶組成,壹般小的比較多。為了描述同時下落的雪晶群體的大小分布特征,常用雪晶譜或雪晶溶化後的溶液譜。
雪晶主要是在雲中凝華增大的,首先在冷雲中通過冰核的作用產生冰晶,通過凝華(冰晶過程)長大成雪晶,以後還能撞凍過冷水滴而長大。雪晶撞凍過冷水滴很多時,外形會改變。雪晶具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這同它們生長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