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歌詩合為時而作的詩句

歌詩合為時而作的詩句

釋義:文章應該為時代而作,歌詩應該為事理而作。

原句出自白居易《與元九書》,原文很長,節選包含詞句的段落如下:

家貧多故,二十七方從鄉賦。既第之後,雖專於科試,亦不廢詩。及授校書郎時,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輩,見皆謂之工,其實未窺作者之域耳。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時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屢降璽書,訪人急病。

節選段譯文:

因家庭貧困而又多事故,直到二十七歲我才應進士試。考中以後,雖然專心於分科考試,還是沒有停止做詩。到了做校書郎的時候,詩作足有三四百首。有時拿出來讓足下這樣的朋友們看。大家壹見都說寫得工巧,其實我並沒有達到詩作者的水平。自從到朝廷作官以來,年齡漸長,經歷的事情也漸多,每逢與人談話,多詢問時政,每逢讀書史,多探求治理國家的道理。這才知道文章應該為時事而著作,詩歌應該為現實而創作。這時候,皇帝剛剛繼位,政府之中有正直的人士,屢次下詔書,調查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表達了詩歌必須為政治服務的核心思想,以及他的詩歌是現實的反映的文學觀點。在白居易看來,為民與為君是能夠統壹的,兩者之間並不矛盾。詩歌既要為統治階級的政治利益服務,就要真實地反映 民 間的疾苦,人世的不平,揭露統治階級內部的弊端。他認為只要寫出了人民的心聲,深宮的皇帝就會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狀況,了解他們的願望和要求,從而調整和改良政治措施,減輕人民負擔,於是乎,“上下交和 ,內外胥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