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起源於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時寫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稱之為“紙炮”、“響炮”。如果把許多單個的爆竹聯結成串,則叫作“鞭炮”、“響鞭”、“鞭”。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壹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人們在正月初壹起床,第壹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裏燒,竹子在火中的爆裂聲能夠趕走怪獸惡鬼。 唐初,有人將硝石裝入竹筒中燃放,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唐代稱爆竹為“爆竿”。來鵠《早春詩》中有“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明清兩代,爆竹的種類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時間已不限於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開始,子夜零時達到高潮,俗稱“迎神”。這時,無論貧貴賤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征》引《壺天錄》說: “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鄣購千竿爆竹,付之壹炬。貧家即謀食維艱,索逋孔丞,亦必爆響數聲,香焚壹柱,除早年之瑣瑣,蔔來歲之蒸蒸,此習沿類然也。” 清朝謝文翹《教門新年詞》中的:“通宵爆竹壹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升平。”反映了當時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爆竹的品種相當豐富,最為普遍的是“單響”、“雙響”和“鞭”三大類。大個的單響爆竹也叫“麻雷子”,雙響也叫“二踢腳”。雙響爆竹的紙筒內分兩層安放火藥,下層火藥的作用是將爆竹送上天空,上層火藥淩空爆響。在雙響的基礎上,又研制成多響爆竹,清朝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說:“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煙火,競巧爭奇,有盒子花盆,飛天十響。”飛天十響今已演變為“閃光雷”——壹長紙筒,內裝若幹藥彈,點燃後依次射出藥彈,淩空爆炸,並伴有銀白閃光,故名閃光雷。因其火力強硬,易傷人。故自1987年春節始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均禁止燃放閃光雷。 鞭炮的名目也很多。鋼鞭——用牛皮紙密裹火藥,爆響時聲音清脆響亮如鋼鐵。鋼鞭壹響為壹頭,“霸王鞭”可多至萬頭。在壹掛鞭中定點加入特殊爆竹則稱“節鞭”,通常是十響夾帶壹個麻雷子。燃放時即可出現響聲節奏。南方城鎮流行用彩紙裹藥的“花鞭”,燃放時被火藥崩碎的彩紙紛紛飄落,十分好看。如用粉紅色紙裹藥即名“遍地桃花”,用淡黃色紙則稱“落英繽紛”,用金黃色則名“灑金鞭”。 老北京放鞭炮的講究
--------------------------------------------------------------------------------
2006年01月26日09:55 京華時報
清人百壹居士《壺天錄》中寫到:“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競購千竿爆竹,付之壹炬,貧乏家即謀食維艱,索逋孔亟,亦必爆響數聲,香焚壹炷;除舊年之瑣瑣,蔔來歲之蒸蒸,此習尚類然也。”。老北京的俗語中說:“過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見,老北京人已經將過年放鞭炮當成過年中壹件很重要的事情來操辦。昨天,記者采訪了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民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高巍,請他念叨念叨老北京人過年放鞭炮的講究。
鞭炮的起源
鞭炮和煙火合稱為花炮。爆竹,又叫炮仗,為舊時除邪崩祟,祭神用品,後與煙火壹起轉化為喜慶用品,年節玩物。 古人焚竹發聲,稱為“爆竹”。《通俗篇 俳優》載:“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由於火藥的發明,人們用紙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並用麻莖把炮竹編成串,成為“編炮”。因其聲響清脆如鞭,故也稱為“鞭炮”。隨著民間工藝的進化,在鞭炮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又出現了煙火。鞭炮聽聲,煙火看彩,有生有色。科學研究表明,煙花爆竹的誕生,與煉丹術密切相關,《淮南子》中就有關於爆竹煙花的詳細記載,而且已經細分了“含雷”、“吐火”兩種,含雷,就是爆炸內部的能量。吐火,是外延,形容瞬間噴射出來火焰。到了宋代,民間出現了煙火爆竹作坊和匠人。煙火表演也豐富了起來。有了“起輪”、“走線”、“流星”、“水爆”、“地耗子”等名稱。
老北京人怎麽放
老北京人過年期間放鞭炮,主要是在祭竈、接神、祭財神、順星、開市送神等儀式上。即表示送舊布新,除祟迎祥,又象征新年的到來。清人百壹居士《壺天錄》卷上稱:“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競購千竿爆竹,付之壹炬,貧乏家即謀食維艱,索逋孔亟,亦必爆響數聲,香焚壹炷;除舊年之瑣瑣,蔔來歲之蒸蒸,此習尚類然也。”放炮仗、煙火是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尤其是男孩子,過年時所得的“壓歲錢”,除了少部分在廟會上買些風味食品或者玩具外,大部分都用在購買花炮上,俗稱:“姑娘戴花,小子放炮”。
進臘月辟“花炮市” 舊時的北京城,壹進入臘月,鬧市區就開了臨時的“花炮市”。花炮歷來是年前的熱門貨、俏貨。有的時候,城內的茶葉鋪中也代銷各種花炮。清末民初,北京城內所售花炮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鞭炮,通常有以大草紙人工卷制和機器卷制的兩種,外表裹上紅紙。機制的小而緊,響聲清脆,謂之機器鞭。還有用牛皮紙卷成(外邊不包紅紙)大號炮仗,爆聲猛烈,每掛有五十頭,壹百頭,五百頭,壹千頭不等。
2麻雷子,壹般長2寸,直徑4、5分粗的大炮仗,用草紙裹成,每層草紙之間均加纏麻皮,並將頂端紮緊外面包上紅紙。點燃之後,爆聲如雷。
3,二踢腳,俗稱:“二踢子”、“雙響兒”。通常為草紙卷成,約4寸高,直徑7、8分粗的大炮仗,頂端以秫稭皮紮緊,外邊裹上紅紙,燃放時,在地上壹響蹦起來,到天空再響壹聲。另外壹種是由牛皮紙卷成4寸高,直徑5分的大炮仗,外面不包紅紙。
4,旗火,也寫作“起火”“起花”。常見的有大、小兩種,大旗火狀如大炮仗,本身長3、4寸,直徑5分,綁在壹根4、5尺長的葦桿上,點燃後,能猛躥上天空,在天空中崩出光芒。小旗火本身狀如小炮仗,綁在壹根秫稭皮上,點燃後,躥之丈余。
5,炮打燈兒,通常為圓筒形,高約3寸,直徑5分,外皮裹上紅綠紙及木刻版門票,點燃後的聲音像炮。隨著聲響崩出壹個光球兒,謂之炮打單燈。崩出兩個光球兒,謂之炮打雙燈。
6,太平花,大的高半尺,直徑約碗口粗,燃點後,噴出火花,壹般均為火樹形。
7花盒,屬於高檔煙火,狀如扁平大圓盒,以彩紙糊成外殼,小的周園直徑壹尺有余,大的五尺以上,有3層至15層不等,燃放大花盒要先搭好架子。將盒子懸掛其上,燃放時,逐層下落獻彩。 從臘八就開始放
老北京舊時燃放煙花爆竹壹般從臘八就開始,無論是富裕家庭還是家境不好的家庭壹般都會買上壹些鞭炮回來。家裏的小孩子是最高興的,每天都能放幾個過過癮。等到大年三十晚上,在家中大人的帶領下痛痛快快的放壹通。在隨後的接神、祭財神、順星、開市送神等儀式上,都會燃放爆竹。
元宵節商家舉辦焰火會
除了以家庭為單位放鞭炮外,老北京的春節還有壹個放鞭炮的大節目,就是在元宵節期間,商家舉辦的焰火會。城內的南貨店、綢緞莊、糕點鋪等各大商號為了招攬生意,招攬主顧,紛紛舉辦街頭煙火大會。壹般以壹條街為單位,壹條街上的商號各自在自家門前附近空地上選好位置,搭起高架子,將各種花盒,太平花等掛在架子上,並在架子上寫著“本號為酬謝主顧,定於今晚燃放花盒煙火,***慶上元,同樂春宵,歡迎各界光臨指導”。有的商家還利用這個大好機會貼出減價的。壹般的焰火會中,各個商家的心裏都較著勁,暗自對壘誰家的最漂亮,最宏大。有的商家為了烘托氣氛還請來舞獅、高蹺等花會的表演。北京城裏的老百姓,在這壹天都喜歡出來逛大街看焰火表演。 為什麽過春節有放鞭炮的習俗? 古時候,有壹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壹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壹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壹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壹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壹個村莊,朝壹戶人家門裏壹瞧,只見裏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春節習俗:放鞭炮
圍繞著春節,幾千年來形成了許多風俗習慣。有些習俗,如接神、敬天等,帶有迷信色彩。隨著人們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漸被淘汰了,有的習俗,賦予了新的內容,如燃放鞭炮、張貼春聯和年畫、耍龍燈、舞獅等等,迄今仍廣為盛行。 放鞭炮
“是璀燦的珠寶溢光流彩,是閃光的花瓣落英繽紛,真想不到呀,小小的紙筒裏,有著那麽美的靈魂——火壹般的熱烈,花壹樣的迷人,它把迅息的壹生,獻給了新春……”
這是壹首詠炮花的詩。每當除夕之夜,不管是繁華的城市還是僻靜的山村,無論是霓虹燈閃耀的鬧市還是小巷深處,“嘣嘣叭叭”“嗶嗶(口剝)(口剝)”的爆竹聲,此起彼落,競相歡叫。那五彩繽紛的火花,給深沈的夜暮劃出壹道道彩虹,給人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放爆竹慶賀春節,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古人焚竹發聲,名曰“爆竹”。《通俗編俳優》說:“古時爆竹,皆為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爆竹的原意在於驚憚和驅逐惡鬼。《荊楚歲時記》中記述:“正月壹日,是三元之日也,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惡鬼。”《神異經》雲:“西方山中有人焉,長尺余,壹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以竹著火中,嗶嗶有聲,而山魈驚憚。 後人遂象其形,以火藥為之。“這當然是迷信的說法。今天,我們放爆竹雖有除舊迎新、取個吉祥兆頭之意,但已沒有什麽迷信的色彩了。 相傳,到了初唐年間,壹些地方天災連年,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便在小竹筒內裝上硝,導以爆炸,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減退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最早的雛形。後來,由於火藥的發明,人們用紙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並用麻莖把炮竹編成串,稱為“編炮”,因聲音清脆如鞭響,也叫“鞭炮”。宋代,已有除夕出售鞭炮於開封府街頭的記載(《東京夢華錄》)。在全國各地也有了專門生產爆竹的作坊。最初的紙卷爆竹,響壹下就完了,後來發展為各種花炮。
爆竹,它是中國特產,在外國是沒有的。從古至今,由於人們不斷加工、改進,爆竹的品種、樣式越來越多,色彩也跳出了單壹的火紅色。除了傳統的百子鞭炮、單響、雙響的花炮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花炮,並取了壹個個文雅、富於詩意的名稱。如:“金菊吐艷”、“飛雪迎春” 、“仙女散花”、“白雪紅梅”、“金猴騰空”等等,還有百頭、千頭、萬頭,甚至長達十萬頭的巨型鞭炮,真是應有盡有,五花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