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賀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珍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緯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宋書》:"漢《鼓吹鐃歌》十八曲有《將進酒曲》,古辭雲:'將進酒,乘大白。'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此詩極寫及時行樂情景。李賀長於瑰麗之辭,善用精美物象,喜歡濃艷色彩。壹個宴飲歌舞的場面,在他筆下是如此繽紛絢爛,有聲有色,形神兼備,興會淋漓。他善於借助魔幻般的想像來凝定某種生活場景,時間和空間的程式在他筆下似乎被忽略了,或者說被打亂了。他著意表現的,只是他對世事人生的強烈感受,哪怕那感受有些迷離恍惚,有些變型,有些怪異,甚至神仙鬼魅和人類全攪在壹起,他要的似乎只是內心深處的靈光壹閃,隨即就將其變幻為藝術的永恒。他對世事人生的落差有著極強的敏悟,就如這首詩,極寫美酒佳肴歡歌妙舞,人生之享樂似乎莫過於此,但結尾突然翻轉,出人意料地推出死亡的意念和墳墓的枯寞冷落。在這樣巨大的反差中,他強調的是生的快樂和死的悲哀,而在生死的對比中,詩人實際上是在訴說死固可悲,而生亦無聊。花天酒地的享樂難道就是短暫人生的最佳意義嗎?劉伶死後,他所酷愛的酒對他還有什麽意義呢?
人生總難免面對差別。在差別面前,莊子喜歡否定它,以求心靈的寬慰和淡泊;李賀則喜歡確認它、甚至放大它,以強化主體對生命、生活的敏感和執著。他為此寧願悲憤傷感,寧願陷入感性的深淵而不願自拔。
其實生命總是在對比中存在的。對比是意識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形式和內容、過程和結果。莊子和李賀都要進行對比思惟,只不過莊子用相對對比思維否定了差別,李賀則用絕對對比思維強調了差別。
李賀是唯美型的詩人,他喜歡把詩句、意象雕飾得很美艷,很奇特,很出人意料,令人過目而難忘。"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桃花亂落如紅雨","酒不到劉伶墳上土",都是極富感染力的佳句。
其中千古名句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詞語解釋
青絲:指黑發。
雪:指白發。
會須:正應當。
岑夫子:指岑勛,李白之友。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杯莫停:又作“君莫停”。
鐘鼓饌玉:泛指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鐘鼓,指富貴人家宴會時用的樂器。饌玉:精美的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