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我整理有關端午的'唐詩,與大家***享。
端午節的唐詩 篇11、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端午日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3、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4、官莊池觀競渡
(唐)儲光羲
落日吹簫管,清池發棹歌。
船爭先後渡,岸激去來波。
水葉藏魚鳥,林花間綺羅。
踟躕仙女處,猶似望天河。
5、嶽州觀競渡
(唐)張說
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
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
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遊。
齊歌迎孟姥,獨舞送陽侯。
鼓發南湖汊,標爭西驛樓。
並驅常詫速,非畏日光遒。
6、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壹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鮫室,羅襪淩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註。
端午節的唐詩 篇2《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女,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乙卯重五詩》
宋代·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壹笑向杯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壹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端午節的唐詩 篇3《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日詠盆中菊》
清代·顧太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碧紗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六幺令·天中節》
宋代·蘇軾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裏,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端午節的唐詩 篇41、午日觀競渡
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2、端午日賜衣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3、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4、端午感興
文天祥
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5、節令門。端陽
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6、端午行
葉適
仙門諸水,會流下瓦窰溝。
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樓。
旗翻稻花風,棹澀梅子
雨夜邏無騷音,絳紗蒙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