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負我不負她的七言絕句

負我不負她的七言絕句

負我不負她的七言絕句是負我不負她,感懷情溶淚酒醉天涯。

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壹種體裁,簡稱七絕,屬於近體詩範疇。此體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這種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

七言絕句,是絕句的壹種,簡稱七絕,其起源已不甚清楚。明清人認為七絕起自蕭綱、虞世南或是四傑的說法,都是指七言律絕。雖然七絕在其發展過程中,的確以律絕為主,但與五絕壹樣,古絕之形成還是先於律絕。

現代國內外學者壹般傾向於以北朝樂府民歌為七言古絕之源。也有學者認為七言古絕的源頭應追溯到西晉的民謠。雖然漢魏時已有曹丕《燕歌行》這樣成熟的七言歌行,但最早完整的七言四句體的出現,是在西晉的歌謠中。

這就是逐句押仄聲韻的《豫州耆老為祖逖歌》:“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思歌且舞。”

知識拓展:

七言絕句屬於格律要求比較嚴格的近體詩。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詩四句,每句七字,總***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韻嚴格,表現為通常只押平聲韻且不能出韻。還要講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壹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壹個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據首句頭兩字的平仄,七言絕句分為平起式和仄起式兩大類。其中平起式又分兩種:平起平收,首句押韻;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韻。仄起式也分兩種:仄起平收,首句押韻;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