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曲木為直終必彎什麽意思

曲木為直終必彎什麽意思

意思是:把彎曲的木材經過處理變成直的,但是時間長了之後,最後也會變回彎曲的狀態

出自:現代·郭德綱的《定場詩》曲木為直終必彎,養狼當犬看家難。

原文:

曲木為直終必彎,養狼當犬看家難。

墨染鸕鶿黑不久,粉刷烏鴉白不堅。

蜜浸黃蓮終須苦,強摘瓜果不能甜。

好事總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譯文:

古時木制農具的柄如果找不到很直的木棍,就要把彎曲的木頭通過浸泡或微烤將它壓直並定型,這樣的木棍短期內是直的,但長期使用,終將會變以前彎曲的狀態。把狼當狗用,起不到看家的作用,不咬到主人就不錯了。

白色鸕鶿用墨染了也不會黑太久,黑色烏鴉刷上白粉也白得不牢。蜜浸泡過的黃蓮,吃起來內核還是苦的。瓜果講究的是瓜熟蒂落,真正熟了的瓜果是很容易摘下來的。

那些需要使勁扭才能摘下的,壹定是還沒熟透的。好事總是善人做的,這是規律,反過來也壹樣,常做善事的人才稱得上好人。凡人多少是有些惡劣人性的,做不得神仙。

擴展資料:

《定場詩》

首創於元曲雜劇。該劇種許多角色於首出場時,常會自報身份和來歷,並由此說明角色個性或重要性,以及角色的個性或特質。多為五言或七言詩對仗的詩,即稱為出場詩。又稱為定場詩。

曲藝術語,相聲、評書等曲藝演員等在演出節目前,往往先念誦四句或八句詩,詩句往往詼諧幽默,短小精悍而讓人印象深刻,為的是快速聚攏觀眾耳音,以便演員馬上進入表演,這樣演員先定住了場,故稱為定場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