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經回家的詩句

詩經回家的詩句

1. 詩經中關於回家鄉的詩句

詩經中關於回家鄉的詩句 1. 關於回家的詩句

1、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旅次朔方》唐代:劉皂

譯文:離開家鄉後客宿在並州這個地方已經有十年,我回歸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著故鄉鹹陽。

2、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

譯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偶書二首·其壹》唐代:賀知章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壹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

4、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唐代:李白

譯文: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5、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題大庾嶺北驛》唐代:宋之問

陰歷十月的時候,大雁就開始南飛,據說飛到大庾嶺,它們就全部折回。鳥兒不進,我卻行程未止遠涉嶺南,真不知何日何時,我才能遇赦歸來?

2. 關於回家的詩詞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扶孤松而盤垣。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3. 關於“回家”的詩句有哪些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回鄉偶書》

3、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劉皂《旅次朔方》

9、壹看腸壹斷,好去莫回頭。——白居易《南浦別》

10、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11、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驛臺》

12、為嫌客悶轉還鄉,到得還鄉夢轉長。——陳著《回家》

13、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14、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驛臺》

15、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4. 有關故鄉的詩句

《詩經?東山》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

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燭,烝斷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果嬴之實,亦施於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戶。町種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叨不歸。

我來自東,零雨其蒙。鸛鳴於垤,婦嘆於室。

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於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

倉庚於飛,熠耀其羽。 之子於歸,皇駁其馬。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悲憤歌 東漢 劉細君 吾家嫁我兮天壹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憂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悲憤詩》蔡琰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誌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壹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裏。

邂逅僥時願,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裏,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托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十五從軍征 唐 賀知章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裏人,家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壹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七哀.其二 王粲 漢魏 荊蠻非吾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吾心。

山岡有余映,巖阿增重陰。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

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

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重別周尚書 庾信 南北朝 陽關萬裏路,不見壹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渭水思秦川》 岑參 渭水東流去,何時到澭州,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雜詩》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壹為取龍城。

《登逍遙樓》宋之問 逍遙樓上望鄉關,綠水泓澄雲霧間,北去衡陽二千裏,無因雁足系書還。 《渭上思歸》孟郊 獨訪千裏信,回臨千裏河。

家在吳楚鄉,淚寄柀δ喜ā?br> 吐蕃別館月夜 呂溫 三五窮荒月,還應照北堂。回身向暗臥,不忍見圓光。

宿雲夢館 歐陽修 北雁來時歲欲昏,私書歸夢杳難分。井桐葉落池荷盡,壹夜西窗雨不聞。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贈吳之山》王間 城拆聲聲夜未央,江雲初散水風涼;看君已做無家客,猶是逢人說故鄉。

《客中夜生》袁凱 落葉蕭蕭江水長,故園歸路更茫茫。壹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江行 金城 十年足跡渾無定,莫更逢人問故鄉。 別老母 黃景仁 搴幃別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

陳子昂《感遇其三》 羌胡無盡日,征戰幾時歸。高適《薊門五首》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李白《子夜吳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別離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受降城聞笛》 故國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二十解書劍,西遊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高適《別韋參軍》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八月更漏長,愁人起常早。

閉門寂。

5. 詩經中有沒有關於歸隱的詩句

考 磐

——歸隱者自得其樂

原文

考磐在澗①,

碩人之寬②。

獨寐寤言③,

永矢弗諼④。

考磐在阿⑤,

碩人之岢⑥。

獨寐席歌,

永矢弗過⑦。

考磐在陸⑧,

碩人之軸⑨。

獨寐寤宿,

永矢弗告⑩。

註釋

①考磐(pan):逗留,盤桓。②碩人;賢人。寬:寬宏。③寐: 睡著。寤:醒來。④矢:誓。諼(xuan):忘記。⑤阿:山坳。 ⑥岢(ke):寬和。⑦過:失,忘記。⑧陸:高而平的地方。⑨ 軸:遊玩不願離去。⑩告:表達。

譯文

逗留盤桓在山澗,

賢人心寬又悠閑。

獨睡醒來獨自語,

此中樂趣永不忘。

逗留盤桓在山阿,

賢人心寬又快活。

獨睡醒來獨自歌,

此中樂趣永不忘。

逗留盤桓在高地,

賢人遊玩不離去。

獨睡醒來獨自居,

此中樂趣無法說。

讀解

詩中謳歌了中國傳統士大夫重要的人生選擇之壹——歸隱山 林田園。這可能是我們迄今見到的最早的隱逸詩。

對中國傳統的士大夫(知識分子)來說,人生最光明的前途 和選擇是進入政界做官(即此謂“出仕”),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做 “治人”者,所以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壹說。壹旦仕途 受挫,便隱居山林田園,尋找心靈的解脫和慰藉。在朝與在野,出 仕與隱退,廟堂與山林,似乎就是秋千的兩端,不是蕩到這壹端, 就是蕩到另壹端,並無其它路可走。

認真想來,這種只有兩極的人生選擇不僅僅是由傳統思想觀 念的影響造成的,同時,也同士大夫們自身有關。“百無壹用是書 生。”讀書人放下書本之後幾乎什麽都幹不了。 當兵打仗吧,骨瘦 如柴,手無縛雞之力,吃不了那苦。種田吧,分不清麥子韭菜,同 樣吃不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經商吧,商人最為文人不齒。做 工匠吧,身無壹技,況且匠人屬社會的下九流。反正除了幾本書 之外士大夫們壹無所長,無處可以安身立命。達則兼濟天下 (出仕),窮則獨善其身(隱退)。

如今的知識分子,似平有了更多的“中間道路”可走。從軍, 經商,做工,兼職等專業之外的其它工作。適應能力之強,思想 觀念之靈活,身兼數技。即便是讀書做學問,也可以為學問而學 問。不必再去山林田園獨善其身。

現代人早已走出了山林,在紅塵中找到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6. 出自>關於思鄉的詩

1.《詩經·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壹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析] 《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壹篇。

歷代註者關於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壹。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後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

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全詩分三章,前三章疊出,以采薇起興寫薇由作而柔而剛,而戍役軍士遠別家鄉,歷久不歸,思鄉之情,憂心不已!作者寫道:山薇啊,妳發芽了,出生了,我們總該回家了吧!但轉眼又是壹年,我們都顧不上家室,這卻是為何呢?為了獫狁入侵之故,我們連好好坐上壹會兒也來不及,也是為了獫狁之故。我們需要攻戰!又到了采薇的時候,薇葉長大了,枝葉柔嫩,這下總該回家了吧!心裏的憂傷如此熾烈,為戰事奔波,我們戍期未定,誰難替我們帶回家信!山薇長得粗壯剛健了,這下該回家了吧!已是陽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沒完,還沒法閑暇,憂傷的心情好不痛苦,卻無人相慰勞!四、五兩章是寫邊關戰事繁忙、緊張:那盛開的花是什麽?是棠棣之花。

用花之盛起興,喻出征軍伍車馬服飾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麽?那是將士的軍車,兵車既已駕起,戰馬高大雄健,戰事頻繁,軍隊又要遷徙,豈敢定居?駕著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馬,軍將們坐在戰車上,步兵們蔽依車後,戰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魚皮箭袋時時佩在身邊,獫狁的侵戰如此強大猖狂,馬能不日日加強戒備?這兩章寫的是獫狁的匈悍而周家軍隊盛大的軍威,紀律嚴正,卒伍精強。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艱辛而緊張的,這些都是作者用寫實的筆法來寫的。

第六章則筆鋒壹轉,寫出征人在還鄉路上飽受饑寒,痛定思痛的哀傷心情:想起出征之時,那依依楊柳,枝茂葉盛,而此時風雪歸程,路遠,天寒,又饑,又渴,可謂十分狼狽而又淒苦。晉人謝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論為三百篇中最好的詩句。

在文學史上影響極大。常為後世文人反復吟唱、仿效。

由於《詩經》素以渾厚、質樸著稱,這類如此淒婉動人的作品確屬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詩經》抒情作品的壹個典範而為歷代文學家所稱頌。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家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戊役,守衛中國,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

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於職守的敘述——“不遑啟居”、“不遑啟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

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裏卻是思歸的情愫,這裏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並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從寫作上看,它和詩經的許多作品壹樣用以薇起興的手法,加上章法、詞法上重沓疊奏,使內容和情趣都得以層層鋪出,漸漸深化,也增強了作品的音樂美和節奏感。

全詩有記敘,有議論,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寫,搭配錯落有致,又十分妥貼,因此《采薇》壹篇確是《詩經》中最好的篇章之壹。(姜亮夫) 2.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註釋 周大夫行役路過宗周鎬京,見舊時宗廟宮室遺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顛覆,乃作此詩。 黍、稷(音蜀、記):兩種農作物。

離離:行列貌。靡靡:行步遲緩貌。

搖搖:形容心神不安。 此何人哉:致此顛覆者是什麽人? 噎(音耶):憂深氣逆不能呼吸。

3.《衛風.河廣》——“誰謂河廣?壹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詩中所詠的是旅居衛國的宋人,因受某種阻撓,思歸不能,面對河水,反復唱嘆。

水在該詩當中是壹種阻隔的意象,主人公躑躅河邊,故國近在對岸,但卻不能渡過河去,內心焦急,長。

7. 求關於夜晚等候人歸家的詩詞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 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可遊。

耿耿金波裏,空瞻鳷鵲樓。

待酒不至 李白

玉壺系青絲,沽酒來何遲。

山花向我笑,正好銜杯時。

晚酌東窗下,流鶯復在茲。

春風與醉客,今日乃相宜。

壹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憶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長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鳳棲梧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壹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

謁金門 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壹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裏,手捋紅杏蕊。

鬥鴨闌幹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白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關雎 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子衿 詩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壹日不見,如三月兮。

靜女 詩經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鳳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見之不忘。壹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翺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日見許兮,慰我旁徨。

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8. 關於含有“鄉”字的詩句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李白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新年作》 (唐)劉長卿 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除夜作》 (唐)高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雜詩》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 陰雨 唐白居易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客中寒食 唐李中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江上送友人南遊 唐張喬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回鄉偶書 賀知章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渡漢江》宋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