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雪》唐代:柳宗元
原文: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壹葉孤舟上,壹位身披蓑衣頭戴鬥笠的漁翁;獨自在漫天風雪中垂釣。
2、《絕句》唐代:杜甫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壹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
原文: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4、《雪梅·其壹》宋代:盧梅坡
原文: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譯文: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壹段清香。
5、《終南望余雪》唐代:祖詠
原文: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譯文:遙望終南,北山秀麗,皚皚白雪,若浮雲間。雪後初晴,林梢之間閃爍著夕陽余暉,晚時分,長安城內又添了幾分積寒。
2. 關於描寫雪景的古文1、《江雪》唐代:柳宗元 原文: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
壹葉孤舟上,壹位身披蓑衣頭戴鬥笠的漁翁;獨自在漫天風雪中垂釣。 2、《絕句》唐代:杜甫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壹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 原文: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4、《雪梅·其壹》宋代:盧梅坡 原文: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譯文: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
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壹段清香。
5、《終南望余雪》唐代:祖詠 原文: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譯文:遙望終南,北山秀麗,皚皚白雪,若浮雲間。雪後初晴,林梢之間閃爍著夕陽余暉,晚時分,長安城內又添了幾分積寒。
3. 兩個文言文中寫雪句子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詠雪 世說新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明 張岱: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音:拿)壹小舟擁毳(音:翠)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音:松) 沆碭(音:行蕩),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湖上影子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與余舟壹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壹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4. 描寫雪景的古文雪
暮色茫茫,夕陽將下。太陽在西邊還沒有落下,月亮就匆匆忙忙的從東方趕來了。
黛色的蒼穹散下片片花瓣,似乎還帶著淡淡的清香。雪悠悠地飄著,將天地渲染成白茫茫的壹片。
柳絮壹般的雪,蘆花壹般的雪,輕煙壹般的雪,流轉,追逐,來時纖塵不染,落時點塵不驚。壹朵朵六角小花,玲瓏剔透,無壹重樣。粉雕玉琢,可是,哪壹位藝術家能設計出如此精巧的紋路?哪壹位雕刻著能雕出如此細致的工藝品?與其說是大自然的傑作,我寧願相信是天宮裏某位仙子的眼淚!
轉眼間,冷杉蒼松都變成了瓊枝玉珂。榆楊換去了穿了壹秋的樸素的中山裝,楓林則褪下了炫耀了小半年的火紅的長裙。
玉蝶兒樣的雪花漫天飛舞,大地將剛披上的綾紗換成了毛衣。 想要走出佇立良久的八角小亭,剛到亭口,邁出的腳又不禁收了回來。晶瑩剔透的雪花灑了滿地,令我似乎有了黛玉“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的心情。當然,我不是林黛玉,也不是李清照,不然,我定會填壹曲新詞,作壹首小曲。
站在山頂上,好像有點兒風吹過來了。曉風習習,並不寒冷。樹枝上、屋頂上的雪花這時在風的懷抱裏靈巧的打幾個旋兒,去找別的夥伴了。
墨黑的天空上綴著幾顆飽滿的珍珠,有時候閃過壹絲柔和的光彩,朦朦朧朧的,承載著人間多少回憶和向往。雪兒們不像星星那樣深沈,好像鉆石,好像……對了,好像螢火蟲,星星點點,閃著迷離的光,似乎把天上的星星都映得亮起來了。
不知何時,衣服上落滿了小雪花,看著它們,我忽然憶起魯迅先生寫過的壹篇文章。那是專門寫雪的,具體內容忘了,可是壹直記得雪被魯迅先生稱作雨的精魄。想想也是,雨,即水;雪化了呢?是春天。這壹點,也許就是雪的魅力之所在吧!雪將那捉摸不到,如煙如霧的雨以花壹般,不,是比花還美麗的形態展現給大家。只要妳願意,只要雪花不碎不化,妳便可以仔仔細細欣賞個夠。妳欣賞的,是雪,也是雨。 輕輕地抖落壹身銀白,心中竟有些不舍,追尋它,又超越它,壹步壹步,走下山去。
5. 用文言文寫雪天場景作文蘋果就像壹個個紅彤彤的燈籠;香蕉黃澄澄的壹片;石榴笑得咧開了嘴;橘子在枝頭妳擠我碰……
田野,如海的高梁舉起火把,無邊的大豆搖響銅鈴;稻田裏壹片黃澄澄的稻谷隨著秋風翻起金波,綠油油的菜地裏,肥嫩的菜葉上閃耀著晶瑩的露珠……
走進森林,森林就像穿上壹件迷彩服,銀杏樹飄下黃色的樹葉,就像壹把把小扇子;楓樹飄下幾片紅色的樹葉,就像壹枚枚郵票;還有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妳看,秋天的景色多麽迷人!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因為在秋天裏,許多瓜、果都成熟了;秋天是涼爽的季節,因為這既不像夏天那麽炎熱,也不像冬天那麽寒冷,壹陣秋風吹來,讓人覺得心曠神怡;秋天是美麗的季節,因為在秋天裏,有些花開了,而且樹葉就像蝴蝶壹樣紛紛飄落下來,有的變黃了,的變紅了……壹切都變得五彩繽紛。
6. 描寫雪的文言文片段兩個,急《詠雪》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某歲冬日,大雪突訪,感天地造化之妙,飄飄似漫天鵝毛。誠苦寒日久,人不思動,放眼四望,寰宇皆安,人與萬物之結合,天人合壹。須臾,壹鴉展翅,劃過半空,似黑夜之亮閃,疑造化之精靈。余黯然思曰:“鳥之奔忙,與人之何異?皆為食矣,然人之為食所失真性情,鳥之為食仍可享翺翔之樂,孰樂?”余不能答。雪之潔,自古有人頌之,雪之景,詩詞何止萬首,然吾獨愛其壹,書於此,與君***享,“瑞雪飄飄似鵝毛,飄揚柳絮滿瓊瑤。但則見,冷月疏星飛啼鳥,待哺的烏鴉把翅搖。行路人迷失了陽關道,白頭翁踏雪尋梅過小橋。山川景,舉目瞧,飄飄去,蕩蕩搖。雲橫秦嶺崎嶇路,粉飾南陽舊草茅。長空似有玉龍鬧。猛回頭,杏花村內酒旗飄,隨風上下搖。”
7. 壹句描寫雪的文言文,不要詠雪裏的1.原文 楊時見程頤和於洛,是蓋年四十矣.壹日見頤,頤瞑坐,時於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壹尺矣.2.原文: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拿壹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湖上影子,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與余舟壹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壹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8. 描寫雪的古詩或古文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8.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摹,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城東。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人題景詩雲: “雪中望羅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裏。”
菩薩蠻(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沈佩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 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雪梅》(二首)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聲,壹彈壹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 先拂商弦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裏浮雲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孫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作者:岑參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壹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閣夜》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裏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壹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元稹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雲。 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歐陽修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9. 古文中表示雪的漢字1、銀粟[yín sù]
出處:獨來獨往銀粟地,壹行壹步玉沙聲。——南宋 楊萬裏 《雪凍未解散策郡圃》
譯文:壹人自去自來在雪地上行走,每走壹行、每走壹步都伴隨著沙沙的踏雪聲音。
2、玉塵[yù chén]
出處:漠漠復雰雰 東風散玉塵。——唐 白居易 《 酬皇甫十早春對雪見贈》
譯文:雪花密布,飄飄灑灑,被春風吹散在天地間,如玉的碎屑壹般。
3、玉龍[yù lóng]
出處:峴山壹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唐 呂巖 《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譯文:襄陽城南面的峴山壹夜之間因下雪變成了晶瑩透裏的白龍,滿山的樹林都像是梨樹盛開著白色的梨花。
4、六出[liù chū]
出處: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 高駢 《對雪》
譯文: 人坐在窗前,觀賞著雪花飄入庭戶,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變成了潔白的瓊枝,全部世界都變得晶瑩了。
5.、梨花[lí huā]
出處: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文:好像夜裏來了壹陣春風,將千千萬萬的雕零的樹木掛上了雪白的梨花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