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棵梧桐美,栽在金陵城,情深似長風。這是壹首中國古詩,後面是:
吸引成千上萬的朋友來種植金陵城。深愛如長風,心中思緒萬千。
百年梧桐美,壹對鳥同居,歡喜同步。
這首詩的意思是對梧桐樹深深的愛,梧桐樹種遍南京。鳥兒在梧桐樹上歌唱,歡樂彌漫。
完整的詩是這樣的:
金陵全城種滿了美麗的梧桐樹。深愛如長風,心中思緒萬千。
百年梧桐美,壹對鳥同居。喜悅齊聲呼喚,幸福彌漫。
這首詩表達了對梧桐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也表達了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
南京的梧桐樹:
1872年,壹位法國傳教士在石鼓路種植了南京第壹棵法國梧桐,創造了南京種植行道樹的歷史。
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沿中山大道等城市主幹道種植了2萬棵懸鈴木,南京人俗稱“法國梧桐”。
林蔭大道,中西合璧的民國建築,成為南京的標誌。解放後,南京首任市長劉伯承對高大茂盛的雲南松樹情有獨鐘。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這些樹苗在南京的山坡、路邊、湖邊、水邊生根發芽,在中山陵、雨花臺、玄武湖、雞鳴寺、棲霞山茁壯成長,成為點綴南京城市景觀的又壹道亮麗風景。
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了壹股“植樹熱潮”,當時南京約有65438+萬棵梧桐樹。
然而,自1990年代以來,由於道路拓寬和其他工程,南京的梧桐樹或被砍伐或被移走,其中民國時期種植的2萬棵梧桐樹只剩下約300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