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欣賞創作此詩的時候,詩人杜甫已經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2、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欣賞全詩以“春”字為著眼點,景中寄情,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喜悅輕松地情緒,以及對西湖春色細膩新鮮的感受。
3、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欣賞這是壹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聖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不露說理的痕跡。
4、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欣賞這是壹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同時也蘊含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5、《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欣賞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之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詠柳》是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6、 天凈沙·春
元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幹樓閣簾櫳,楊枊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欣賞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首句描繪的是遠景,次句是近景,第三局是中景,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躍然紙上。
7、 夜月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桿南鬥斜。
今日偏知春氣暖,蟲聲漸透綠紗窗。
欣賞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
8、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欣賞這首詩是詩人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壹。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托的詩情畫意,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