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珠江幼豚》竹溪浣墨
涼風起天末,豚子可安祥。
聞恨斷腸別,銜悲折乳亡。
海寬鋪鴆毒,屍幼痛滄浪。
何日雲煙凈,淩波躍五洋。
《 七律.珠江淚》竹溪浣墨
碧鏡澄空何處去,江天萬裏濁波流。
掀疆覆水殤蓬島,毒霧沈煙劫海樓。
明月猶憐豚淚苦,朝陽更戚瘦龍愁。
東風濯浪清天宇,還我生靈後勿憂。
《南鄉子.中華白海豚》竹溪浣墨
劈水回眸。若雪嬌姿碧海悠。
摘浪穿花舟落影,無憂。可是瑤池白玉投?
夢斷何休。不盡傾天濁浪浮。
誰浣壹江清月秀,長籌。還我逢生壹脈留!
《海豚》古體詩壹簇
天生伶俐智拔群,嬉鬧不經童子心。
雅興高時哼半曲,當紅歌者競傳吟。
《海豚》羅伯特 洛威爾
(譯)
我的海豚,妳只以驚奇引領我,
壹個俘虜仿若拉辛,手藝之人,?
為其所引,穿越菲德瑞那恍惚歌喉?
構築鐵制的寫作迷宮。
當我煩心在腦海,妳令我的身體
套進它劊子手正在下垂的死結,
流順的鞠躬,我正祛除的意誌 ...
我已經坐著聆聽了太多
那協同繆斯的話語,?
也或許太隨意密謀我的生活,?
不避會傷到別人,
不避會傷到我自己--
去尋求同情 ... 這部書,半是虛構,?
壹張人造的鰻魚網為與鰻魚爭鬥?
我的雙眼已目睹我手的行徑。
(原)
豆瓣
電影圖書廣播小組
用 App 打開
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極速下載 打開
譯詩 《海豚》 羅伯特 洛威爾
那顆晴空 2014-12-05
譯詩
《海豚》?
羅伯特 洛威爾
我的海豚,妳只以驚奇引領我,
壹個俘虜仿若拉辛,手藝之人, (1)
為其所引,穿越菲德瑞那恍惚歌喉 (2)
構築鐵制的寫作迷宮。
當我煩心在腦海,妳令我的身體
套進它劊子手正在下垂的死結,
流順的鞠躬,我正祛除的意誌 ...
我已經坐著聆聽了太多
那協同繆斯的話語,?
也或許太隨意密謀我的生活,?
不避會傷到別人,
不避會傷到我自己--
去尋求同情 ... 這部書,半是虛構, (3)
壹張人造的鰻魚網為與鰻魚爭鬥 (4)
我的雙眼已目睹我手的行徑。
2014.9.27
譯註?
(1) 拉辛:(1639—1699),法國劇作家。與高乃依、莫裏哀合稱十七世紀最偉大的三位法國劇作家。代表作為《安德洛瑪克》(1667)和《菲德瑞》(1677)等。洛威爾曾翻譯過拉辛作品。?
(2)菲德瑞:拉辛戲劇《菲德瑞》中同名主人公。?
(3)這部書:可能是指洛威爾詩集《海豚》(The Dolphin)。1973年出版,次年獲普利策獎。此詩即為此詩集壓軸之作。?
(4)鰻魚:英文中“eel”夜有“精明油滑者”的引申意。?
Dolphin
Robert Lowell (1917 – 1977)
My Dolphin, you only guide me by surprise,
a captive as Racine, the man of craft,
drawn through his maze of iron composition
by the incomparable wandering voice of Phèdre.
When I was troubled in mind, you made for my body
caught in its hangman's-knot of sinking lines,
the glassy bowing and scraping of my will. . . .
I have sat and listened to too many
words of the collaborating muse,
and plotted perhaps too freely with my life,
not avoiding injury to others,
not avoiding injury to myself--
to ask compassion . . . this book, half fiction,?
an eelnet made by man for the eel fighting
my eyes have seen what my hand did.?
後記:中華白海豚為我國僅存的國家壹級保護鯨豚哺乳動物,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目前因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已瀕臨滅絕。大批幼豚因吸母乳而亡,因其幼弱,無力抵抗其母體內儲存十幾年的大量毒素。
譯註?
(1) 拉辛:(1639—1699),法國劇作家。與高乃依、莫裏哀合稱十七世紀最偉大的三位法國劇作家。代表作為《安德洛瑪克》(1667)和《菲德瑞》(1677)等。洛威爾曾翻譯過拉辛作品。?
(2)菲德瑞:拉辛戲劇《菲德瑞》中同名主人公。?
(3)這部書:可能是指洛威爾詩集《海豚》(The Dolphin)。1973年出版,次年獲普利策獎。此詩即為此詩集壓軸之作。?
(4)鰻魚:英文中“eel”夜有“精明油滑者”的引申意。?
參考資料
江山文學網:/article-184841.html
豆瓣:/note/46567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