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白居易bái jū yì?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譯文:
壹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麽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壹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註釋:
1.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艇:船。
2.白蓮:白色的蓮花。
3.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