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1、引出中心論點或論題,觀點鮮明
2、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啟迪讀者
3、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
4、耐人尋味,在文章中有著畫龍點睛和升華主題的作用,起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名人名言即經典性的著作和權威性的言論,壹般包括名言、格言、警句、古詩詞名句等。在議論文或綜合文體中,作者引用名人名言往往作為理論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以論點為統帥,始終為論點服務。
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確鑿充分,更有說服力、權威性,增強文采,有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文章開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達到提綱挈領、總領全篇、引人入勝,為整篇文章奠定基調等作用。
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論據確鑿充分,說明問題、闡明觀點時增強說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啟發性、使語言精煉等作用。
而在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則可以起到在全篇文章有畫龍點睛,啟迪讀者的作用,達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擴展資料:
壹、議論文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冗長為簡潔。
2.借代:
引人聯想、形象突出;
特點鮮明、生動;
在表情達意上更得體、含蓄、別致。
3.比擬:
語言生動形象,蘊涵豐富;
色彩鮮明,描繪形象;
感情強烈,引起讀者***鳴。
4.誇張:
突出本質、特征,引人聯想;
烘托氣氛,語言生動形象,增強感染力;
感情強烈,引起讀者***鳴。
5.對偶:
便於吟誦,易於記憶;
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對比強烈,褒貶分明。
6.排比:
句式整齊,節奏勻稱;
文章貫通,語勢強勁;
集中內容,加重感情;
條分縷析,說理嚴密透徹,抒情酣暢淋漓。
7.設問:提醒註意,引起思考;
突出內容,變化波瀾;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增強說服力和表達效果。
8.反問:
強化語氣,強調內容;
增強表達效果,表達強烈感情;
引起思考,余音回蕩。
9.反復:
寫景抒情感染力增強;
承上啟下,層次清晰;
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印象。
10.起興:
渲染氣氛,定下感情基調;
統攝全詩,引出故事;
激發讀者想象;
化實為虛,形象生動。
11.雙關: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達意更含蓄,更有趣。
二、議論文表現手法的作用
1.象征:
言在此而意在彼,內涵豐富;
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
2.襯托:突出事物特點。
3.先抑後揚:
在變化和反差中突出事物特點;
表達某種特定的情感。
4.借景抒情:
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
委婉含蓄地表達XX思想感情。
5.融情於景:
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
營造氛圍,創造意境;表達XX思想感情;
含而不露,韻味悠長,使人想象於無窮之境界。
6.反諷:突出強調,深化主題。
7.托物言誌:
富有暗示性、朦朧性,意在言外;
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8.虛實相生:
二者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轉化,可以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
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9.化用典故:
賦予文章語言的雅趣;
賦予文章鋪墊和仿擬對象,增強古今對照的效果;
豐富文章內涵。
10.意象組合:
最大限度地增強了詩歌意象的密度和詩歌的力度;
使詩中的意象鮮明突出;為讀者提供了聯想與想象的廣闊天地和咀嚼回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