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裏許,飛流汩然下瀉”翻譯:登上山走了壹裏多路,就看見山泉汩汩地往下流瀉。
出處:出自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壹部散文遊記《徐霞客遊記》,“登山裏許,飛流汩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翻譯:俯身鳥瞰下面,也有高聳的巖壁,清泉水從巖壁的半腰處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興致。
擴展資料:
《徐霞客遊記》用較大的篇幅描述了各地的水體類型和水文特征,記載大小河流五百五十壹條,湖、澤潭、池、沼澤壹百九十八個。
對河流水文的描述包括流域範圍、水系、河流大小、河水的流速、含沙量水量變化、水質、分水嶺、伏流、河床的地區差異等。為了論證長江的源頭,晚年他專門寫了《江源考》,據理反駁“岷山導江”的錯誤。
百度百科-《徐霞客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