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曹操被描繪成了亂世梟雄的形象,但歷史中的曹操,果真如此嗎?

曹操被描繪成了亂世梟雄的形象,但歷史中的曹操,果真如此嗎?

建安十二年(207年)深秋,從烏桓凱旋的路途中,曹操特地來到碣石山遊覽壹番。

彼時,他剛剛實現了統壹北方的大業。驀然回首,他的頭發已然花白,歲月匆匆,雖然他的豪情壯誌依舊,但留給他實現宏圖偉誌的時間卻不多了。

屈原的詩句突然湧上了曹操的心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壹代豪傑垂然老矣。倘若曹操壹生都昏庸無能,也就不會有什麽雄心壯誌,暮年時也就不會感到如此悲涼;可他偏偏才智過人,他統壹中國的願望尚未實現,但自己卻已然老了,壹種悲涼之感湧入心頭。

年過半百的曹操捋著花白的胡須感嘆道: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想到這裏,他多麽渴望“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啊!

隨著曹操的吟詠之聲,碣石山下洶湧澎湃的海浪劇烈地敲擊著巖壁。壹圈圈水紋漸次氳開,把時間撥回到了公元184年的春天……

公元184年春天,隨著萬物復蘇,壹群不甘寂寞的人也開始蠢蠢欲動。

陽春三月,在河北巨鹿,壹個叫張角的人帶領他創建的黃巾軍舉旗造反,他們燒官府、殺吏士,由北向南,壹個月之內,以張角為首領的黃巾軍就在全國七州二十八郡挑起了戰事,把東漢朝廷攪得天翻地覆——歷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正式上演。

張角到死也沒想到,他這壹通折騰,自己什麽都沒得到,卻意外捧紅了壹個人——曹操

黃巾起義給腐朽的東漢王朝壹個沈重的打擊,把年輕的漢靈帝劉宏嚇得顫顫發抖。

自登基起,劉宏就沒過上什麽好日子。他基本上是個傀儡,上受太後的操控,下受宦官的打壓。曹操做了議郎(相當於朝廷的參謀)之後,還天天像唐僧壹樣在他耳邊叨叨叨叨叨……他好不容易把曹操支走去打黃巾軍了,還沒過幾年消停日子,就縱欲身亡了……

正是在這樣壹個歷史背景下,地位頗高卻身份低微的曹操,有了改寫命運的機會。

為什麽說曹操地位高而身份卻很低微呢?

這要從曹操的家世說起。

東漢末年,漢獻帝之前的少帝、靈帝、桓帝、質帝、沖帝、順帝、安帝等都十分年幼,即位時最大也只有15歲。所以當時的政治特點是:宦官專權、外戚幹政。也正是這兩撥勢力今天妳打我,明天我鬥妳,最後把朝廷鬥得岌岌可危。

曹操的家族就和宦官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他的父親曹嵩本名叫夏侯嵩,但是他給當時壹個地位較高的宦官曹騰做了養子,就改名為曹嵩。

宦官雖然在當時有很大的權利,卻沒人瞧得起他們。所以青年時期的曹操,雖然仕途相對順利,但心裏總是憋著壹股氣,他壹直想改變自己和家族的社會地位,使他的家族受人尊重。

黃巾起義是曹操發跡的起點,他搖身從文臣變為武將,初次征戰黃巾軍就大獲全勝,聯合黃埔嵩、朱儁二位大將斬殺了數萬黃巾軍。

平定黃巾起義之後,只經歷了短暫的和平時光,漢靈帝就死了,年僅33歲。

那壹年,是189年。漢靈帝死後,年幼的太子劉辯登基,實權落在了何太後和母舅大將軍何進手裏。

此時,宦官和外戚之間的矛盾愈積愈深。大將軍何進想借此機會聯合董卓殺掉“十常侍”(靈帝時操縱政權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個宦官),但事情敗露,何進反倒被宦官殺了。

秋天,董卓進京,廢了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隨後又派人把劉辯母子毒死了。

董卓的篡逆之行,掀起了巨浪。

戰亂之時,曹操逃出洛陽,在陳留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190年正月,以袁紹為盟主、曹操為代理奮武將軍的軍事聯盟組團討伐董卓。

壹個月後,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臨走時,他焚毀宮殿,挖開王陵,洛陽城方圓200裏荒蕪雕敝,百姓流離失所。這壹切都被曹操寫在了《薤露行》裏: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薤露行》(節選)

看著洛陽的城郭,曹操就像紂王的兄長微子壹樣感到無比哀痛。

壹般詩人寫詩,尤其是像曹操這樣親歷了悲慘歷史的人,都會直抒胸臆。所以這首《薤露行》中所體現的悲傷,絕對不是假悲傷。由此可見曹操的性情。

在曹操之前,文人都喜歡寫華麗鋪排的大賦;而曹操卻喜歡寫記錄行軍打仗等時事的詩歌,這在當時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後世的壹些評論家也認為曹操的詩不入流。但國學宗師錢穆先生卻認為,這種“落花水面皆文章,拈來皆是的文學境界,要到曹操以後才有,故建安文學親切而有味”。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曹操聯合各地軍閥討伐董卓,但大家各懷鬼胎,都想借機擴充自己的勢力,只有曹操有膽量和董卓交鋒。但當時曹操羽翼未豐,雙方軍事力量差距懸殊,首次交戰曹操戰敗了。後來,袁紹的堂弟袁術在淮南稱帝,袁紹攜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印璽。

這段歷史,都被曹操寫進了《蒿裏行》中: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生民百遺壹,念之斷人腸。

正如曹操所寫的那樣,連年的戰亂使得民不聊生,野地裏到處可見無人收的屍骨,士兵常年披著鎧甲,老百姓更是死傷無數。

《薤露行》和《蒿裏行》如同姊妹篇,將董卓顛覆漢室政權,以及軍閥之間的利益爭奪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

雖然各地軍閥結盟的聯軍解散了,但董卓也沒得到好下場。他死都沒想到自己會被自己的手下呂布所殺。

董卓勢力瓦解後,曹操逐鹿中原,此時他的頭號敵人,就是昔日的盟友、北方勢力最強的袁紹。

曹操在《蒿裏行》中已經有所劇透,袁紹也有篡奪政權的野心。在歷史評論家的眼裏,曹操也同樣有稱帝的野心。在京劇中,曹操是白臉的奸雄;在《三國演義》中,曹操也被描繪成了亂世梟雄的形象。

但歷史中的曹操,果真如此嗎?

我們可以從他的詩文中找到些許答案。

讓我們追隨曹操的足跡,回到建安元年。

這壹年,曹操帶著漢獻帝遷都許昌,成為董卓之後第二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

短短四年內,曹操就把勢力範圍擴張到了黃河以北。

有了強大的軍事後盾,曹操就壹心想統壹北方。而北方最強大的敵人就是袁紹。

但曹操並沒有急於打袁紹,而是先準備打劉備。

195年,呂布奪取徐州,時任徐州牧劉備投奔曹操。曹操非常看重劉備,他曾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曹操不但收留了劉備,授其官職,還為劉備攻打了呂布。但沒多久,劉備背叛了曹操。

劉備叛走之後,壹個難題擺在了曹操面前:在劉備與袁紹之間,先攻打誰?

曹操周圍的人都說:“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後,若何?”

曹操卻說:“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有後患。袁紹雖有大誌,而見事遲,必不動也。”

曹操看人真的很準,而且目光長遠。他先攻打劉備,劉備戰敗後逃奔袁紹。這時,攻打袁紹的時機才真正來臨。

建安四年(199年)寒冬,曹操親自率軍屯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準備迎擊袁紹。

官渡之戰打得很累,從2月份壹直打到9月份都不分勝負。

直到10月份,袁紹的謀士許攸因獻計不成、家眷犯法被抓而心生怨恨,離開袁紹,投奔曹操。許攸獻計讓曹操偷襲離袁紹大營40裏處的烏巢,那裏有從河北運來的糧草萬余車。

曹操聽從了許攸的建議,立即行動。先劫了糧草,繼而攻打袁紹主力,大獲全勝。

官渡戰後曹操清點了袁紹的書信,看到有自己的部下勾結袁紹,他並沒有放在心上,把信都燒了。說:“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曹操的心胸並非像《三國演義》中描繪得那樣狹隘,而且他善於用人,並且聽取別人的意見。

官渡壹戰為曹操統壹北方奠定了基礎。

官渡之戰之後,隨著袁紹病死,他的勢力也分崩離析了。而且,他的兒子之間也並不和睦。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趁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自相殘殺之機,攻破了鄴城(今河北邯鄲臨漳西壹帶),並把自己的根據地遷到這裏。此後,曹操的軍隊和心腹都駐紮在鄴城,漢獻帝的都城許縣只留了少許官吏。

兩年後,烏桓(當時北方的遊牧民族)攻破了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袁紹之子袁尚和袁熙又逃到烏桓,與烏桓單於蹋頓勾結。為了肅清袁氏殘余勢力,並且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的問題,年過半百的曹操決定親征烏桓。

在此之前,他先帶兵滅了袁紹的外甥、並州牧高幹(並州為十三州部之壹,領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平定了並州。

攻打高幹的途中,曹操揮毫潑墨,寫下了《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思欲壹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這首詩既寫出了冬日太行山的酷寒和險峻,也寫出了曹操剛毅外表之下的壹顆多憂多思之心。雖然他誌向遠大,渴望統壹天下,但他無論何時何地,最思念的依然是他的家人。

這首詩的結尾處,曹操以周公自比,吐露心聲。他說:“此時不由得想到了周公作的《東山》詩,心中生出無限感慨,我何時能像周公壹樣平定天下?”

平定並州之後,52歲的曹操率軍親征烏桓,8月,烏桓軍大敗,袁尚、袁熙逃到了遼東軍閥公孫康那裏,後被公孫康所殺,將袁尚和袁熙的首級作為歸順曹操的見面禮。

這壹年的9月,曹操在蕭瑟的秋風中凱旋而歸。從未見過大海的曹操,特地來到了碣石山,登山觀海,寫下了千古名篇《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這首詩可以說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寫得真是氣勢磅礴、蒼涼悲壯!而曹操的這種氣魄,是曹丕、曹植都不能及的。正如葉嘉瑩先生所說:“壹般有詩人才情的人,不壹定有曹操這種雄圖霸業的抱負;而有雄圖霸業抱負的人又不壹定有詩人的才情。只有曹操具備了這雙方面的感情。”

曹操最大的願望,就是統壹天下。北方平定之後,曹操率軍南下,他破荊州、下江陵,順流東下,準備掃平江南,沒想到,卻在赤壁被孫權、劉備聯軍戰敗,從此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寫了壹首千古名篇《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首詩流露出他對人才的渴望之心。這首詩中多處用典:青青子衿、呦呦鹿鳴幾句詩皆出自《詩經》。其中“青青子衿”指的是孫權、劉琦(劉表長子)兩位他渴望得到的人才,後面幾句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表示對人才的歡迎,說如果妳們來到我這裏做客,我壹定用隆重的宴會招待妳們。

之後的“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則暗指劉備,曹操最欣賞的人才其實是劉備。後面幾句詩“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其實就是曹操回憶和劉備之間的情誼,正如前文所寫的那樣,當初劉備投奔他的時候,他不僅收留了劉備,讓劉備做官,還為他攻打呂布。但劉備最後依然背叛了曹操,曹操感嘆道:“過去我和妳有過別離,也有過聚會,我們彼此都應該珍惜舊日的那壹份情誼。”

詩的最後,曹操再次以周公自比,他說:“我也像周公壹樣禮賢下士(周公在吃飯時,如果有賢士見他,他來不及嚼完口中食物,就直接吐出來,絕不怠慢賢士),真希望天下所有人才都能歸心於我!”

赤壁戰敗後,曹操更加求賢若渴,寫了《求賢令》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這篇文章寫得很有特色。為了表達“唯才是舉”之決心,曹操寫了這麽壹句話:?“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這句話寫得很有意思,是個典故。說的是魏無知介紹了壹個曾和嫂子私通又接受過賄賂的陳平給漢高祖劉邦。劉邦本不願意接收這個人,但魏無知卻說,我們需要的是人之才,與德行無關,我推薦的是他的才能,劉邦這才重用陳平。

錢穆先生非常欣賞這篇文章。他說曹操的這篇《求賢令》很像羅斯福的《爐邊談話》,寫得輕松詼諧。

以曹操的身份地位,本該用莊重嚴肅的口氣寫《求賢令》。但他連人家私通受賄的事兒都給寫出來了,可見曹操敢想敢言的豪爽個性。

錢穆先生說:

後來諸葛亮,羽扇綸巾,指揮三軍,他作的《出師表》,亦如與朋友話家常,學的是曹操;

曹操倜儻風流,其下屬羊累官至上書左仆射,當其都督荊州時,輕裘緩帶,身不披甲,學的亦是曹操;

曹操在軍中,意態安閑,如不欲戰。曾用火攻敗曹操於赤壁的周瑜,當作戰時,背後卻在聽戲,學的還是曹操。

由此可見曹操的魅力。

雖然赤壁壹戰失利,但曹操以實現統壹北方大業。彼時,他已位極人臣。

漢獻帝先冊封曹操為魏公,定國都於鄴城,坐擁冀州的十個郡,以及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接著又冊封曹操為魏王,定國都於鄴城。並準許曹操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其實,此時的曹操,雖然名義上還是漢臣,但實際已經等同於皇帝了。

後來,孫權對曹操稱臣,並規勸曹操以魏代漢。群臣借機紛紛勸曹操自立門戶,改朝換代。但曹操並沒有廢掉漢獻帝,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在曹操死後的壹千多年裏,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壹。更多人認為曹操是奸雄。但我覺得曹操是實實在在的英雄豪傑。

他在《述誌令》中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說得雖然狂妄,但是坦誠。

假若曹操是董卓之流,憑借他當時的實力,可以輕松廢掉、甚至殺了漢獻帝,自己稱王。但曹操至死都沒有廢掉漢獻帝,也沒有殺了他。就是後來曹丕稱帝,亦沒有殺掉漢獻帝,這足以說明曹氏父子之“仁”。

每當我回想曹操的經歷,都不禁想起晚清的曾國藩。曾國藩也有很多機會可以舉旗造反,而且他也有稱帝的能力和實力,甚至當時的許多有權勢的官員和社會俊傑都暗中支持他,但曾國藩卻沒有這個膽量。

歷史沒有如果。我們無法想象,如果曾國藩有曹操這般勇氣,中國歷史將如何發展,世界格局將如何排序。

將曹操和曾國藩進行對比,我們便發現:曹操是不想(稱帝),曾國藩是不敢(稱帝)。其中差別,不必我多言了。

曹操死後,曹丕篡漢,雖然留下了罵名,但我覺得從客觀角度思考,這仍是壹種進步。大漢王朝已然名存實亡,君主昏庸愚弱,唯有賢能的君主才能帶領中國走向遠方。

個人總結

我花了大量時間讀“三曹”。他們的詩其實就是“建安風骨”的最佳代表,建安時代的其他詩人作品,都無法與“三曹”相提並論。

歷代文學評論家對“三曹”文學地位的評論都不壹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齊梁時期的鐘嶸在《詩品》中將曹操列為下品、曹丕列為中品,曹植列為上品。我的看法與鐘嶸完全相反,我認為曹操實為上品,曹丕和曹植雖然不分伯仲,但兄弟二人中,我更欣賞曹丕。(我會在下壹篇文章中重點說曹丕和曹植。)

曹操的詩文寫得非常“隨意”,給人感覺“不修邊幅”,如上文中所寫到的《求賢令》的文風。我認為這是曹操最大的特色,他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詩人,他的詩文不過是壹種內心實在憋不住了的那種極其真實的自然流露。他的詩中沒有壹個字是假的,壹點兒也不做作,他甚至在韻律上也不苛求,只為吐露最真實的心聲。所以,曹操的詩給人感覺更加大氣磅礴,更加悲涼古直,他的心中絕不僅僅有宏圖大誌,還有對家庭和家人的關愛;他的視野裏絕不僅有大山大河,還囊括宇宙萬千。

曹操獨創的詩風成為中國詩史上的壹個非常明顯的標誌,雖然後世齊梁又開始了靡麗的詩風(宮體詩),但在這條詩歌發展的軸線上,曹操(以及曹丕)的風格是格外醒目的,也是格外讓人敬佩的。所謂“建安風骨”,就是曹操給詩壇帶來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