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平地與大山,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唐詩人孟浩然有這樣的詩句:“燕入巢窩處,蜂來造蜜房”。(意為燕子築巢的鄰近之處,蜜蜂也造起了釀蜜的蜂房)。
●唐詩人杜甫在《徐步》和《秋野》詩中,曾用如下詩句描述蜜蜂:“花蕊上蜂須”和“風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其意思分別是:蜜蜂的觸角上沾滿花粉及風停了,收拾粉子;天寒了,采割蜂蜜)。
●唐詩人柳宗元在《天對》中用“細腰群哲,夫何足病”(即,壹群細腰蜂的哲刺,有什麽值得擔憂呢)詩句描述蜂哲。
●北宋詩人歐陽修擅以花粉延年,並向皇帝宋仁宗奏報:“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見花”;“我有壹樽酒,令君思***倒,上浮黃金蕊,送以清香裊,為君求朱顏,可以卻君考。”
●梁詩人簡文帝在詠蜂中寫到:“逐風從泛漾,照日乍依微。知君不留盼,銜花空自飛。”(即,蜜蜂隨風在空中蕩漾,山野灑滿明媚的陽光。我知道妳不會長久在壹地,帶著花粉飛來飛去為他人奔忙。)
●宋詩人王安石《北山暮舊示道人》的詩句:“千山復萬山,行路有無間。花發蜂遞繞,果垂猿對攀。”(描述:群山起伏復連綿,行路有阻行路難,花開時節招蜂采,果熟群猴爭相攀)。
●宋詩人蘇軾在《安州老人食蜜歌》中這樣寫:“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爭含姿。老人咀嚼時壹吐,還引世間癡小兒。小兒得詩如得蜜,蜜中有藥治百疾。正當狂走捉風時,壹笑看詩百憂失。東坡先生取人廉,幾人相歡幾人嫌。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因君寄與雙龍餅,鏡空壹對雙龍影。三吳六月水如湯,老人心似雙龍井。”(這是蘇軾給僧人仲殊的詩。仲殊,名張揮安州人,世居錢塘,他不吃五谷雜糧,以食蜂蜜菜蔬為主,詩中借介紹老人吃蜂蜜的習慣,稱譽老人的人品和詩作)。
●宋詩人陸遊在《見蜂采檜花偶作》中寫道:“來禽海棠相續開,輕狂蛺蝶去還來。山蜂卻是有風味,偏采檜花供蜜材。”(意思是:沙果海棠花相繼開放,輕狂的蝴蝶飛去又飛回。可是小小蜜蜂卻不壹樣,偏偏采檜樹花把蜜釀)。
●吳承恩在《詠蜂》中曰:“穿花度柳飛如箭,粘絮香似落星。小小微軀能負重,囂囂薄翅會乘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