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鼠的詩詞

有關鼠的詩詞

有關鼠的詩詞

狐鼠(宋__洪咨夔 )

狐鼠擅壹窟,虎蛇行九逵。

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吏鶩肥如瓠,民魚爛欲糜。

交征誰敢問,空想素絲詩。

碩鼠

碩鼠碩鼠,① 無食我黍! 三歲貫汝,② 莫我肯顧。 逝將去汝,③ 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 爰得我所。④ 碩鼠碩鼠, 無食我麥! 三歲貫汝, 莫我肯德。⑤ 逝將去汝, 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 爰得我直。⑥ 碩鼠碩鼠, 無食我苗! 三歲貫汝,莫我肯勞。⑦ 逝將去汝, 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 誰之永號?⑧

註釋

①碩鼠:鼫鼠,又名田鼠,這裏用來比剝削無厭的統治者。 ②貫:侍奉也。

“三歲貫汝”就是說侍奉妳多年。三歲言其久,汝,指統治者。 ③“逝”讀為

誓。“去汝”言離去。 ④“爰”猶乃。“所”指可以安居之處。 ⑤德:惠

也。 ⑥“直”就是值。“得我直”就是說使我的勞動得到相當的代價。

⑦勞:慰問。 ⑧“之”猶其。“永號”猶長歡。末二句言既到樂郊,就再不

會有悲憤,誰還長籲短歡呢?

品評

《碩鼠》是魏國的民歌,據《毛詩序》說:“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詩集傳》:“民困於貪殘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兩說均可供理解主題時參考。它和《伐檀》壹樣,都是反剝削反壓迫的詩篇。所不同的是,《伐檀》責問剝削者用的是直呼其名的方式,《碩鼠》則用比喻以刺其政。但《碩鼠》比《伐檀》的鬥爭性更強。《伐檀》只有憤怒,沒有反抗,而《碩鼠》則不但有憤怒,且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奴隸們在不堪忍受奴隸主剝削和壓迫的情況下,準備遠走逃亡。奴隸制社會後期,大量的奴隸逃亡,曾是促使奴隸制解體的重要原因之壹。更為可貴的是,《碩鼠》提出了建立“樂土”“樂國”的美好理想,試圖尋找壹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與人平等的社會,這雖然在當時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達到,但畢竟比《伐檀》單純的指責前進了壹大步,標明奴隸們在長期的反抗鬥爭中,已逐步清醒了階級意識,開始有了明確的鬥爭目標和對未來社會的合理設想,可以看作是早期的“烏托邦”思想的萌芽。

三章都以“碩鼠碩鼠”開端,“碩”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隸主剝削階級為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劃了剝削者的醜惡面目,而且讓人聯想到“老鼠”之所以“碩”大的原因,正是貪婪、剝削的程度太大了,從而激起對剝削者的憎恨。從“無食我黍”“我麥”到“我苗”,反映了奴隸們捍衛勞動成果的正義要求,同時也說明了奴隸主的貪得無厭,奴隸們被剝削的深重,舉凡壹切勞動果實,都被奴隸主所吞沒。從“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肯德”到“肯勞”,揭露了奴隸主忘恩負義的本性。奴隸們長年的勞動,用自己的血汗養活了奴隸主,而奴隸主卻沒有絲毫的同情和憐憫,殘忍無情,得寸進尺,剝削的程度愈來愈強。“貫”,侍奉。汝,指奴隸主。“三歲”言其時間之長久,並非確指。“莫我肯顧”,壹點也不肯感念我們。從“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國”到“樂郊”,則集中表現了奴隸們對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他們幻想著能找到壹塊理想的國土,擺脫奴隸主的壓榨和剝削。“逝”,同誓,表示堅決之意。“適”,到也。“爰得我所”,猶言“乃得到了我們安居的處所”。“直”與“所”意同。全詩最後說,在這塊幸福的國土上,“誰之永號”,誰還會再過啼饑號寒的生活呢?人人平等,人人幸福,再也不用哀傷嘆息地過日子了。很有點象後世的《桃花源記》所設想的藍圖。

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不但寫出了奴隸們的痛苦,而且寫出了奴隸們的反抗;不但寫出了奴隸們的反抗,而且寫出了奴隸們的追求和理想。因此,它比單純揭露性的作品,有更高的思想意義,有更大的鼓舞力量。

全詩分為三章,采用重疊的結構方式,反復唱嘆。借喻是其主要表現方法:被責罵的對象在正文中隱去,而用碩鼠來直接喻指替代,這種手法,使詩篇既委婉又富於形象性,富有感染力。

先秦 詩經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先秦 詩經 雨無正

浩浩昊天,不駿其德。 降喪饑饉,斬伐四國。 旻天疾威,弗慮弗圖。 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若此無罪,淪胥以鋪。 周宗既滅,靡所止戾。 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勚。 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邦君諸侯,莫肯朝夕。 庶曰式臧,覆出為惡。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 如彼行邁,則靡所臻。 凡百君子,各敬爾身。 胡不相畏,不畏於天。 戎成不退,饑成不遂。 則我暬禦,憯憯日瘁。 凡百君子,莫肯用訊。 聽言則答,譖言則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 維曰於仕,孔棘且殆。 雲不可使,得罪於天子。 亦雲可使,怨及朋友。 謂爾遷於王都,曰予未有室家。 鼠思泣血,無言不疾。 昔爾出居,誰從作爾室。

唐 陳子昂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龍種生南嶽,孤翠郁亭亭。峰嶺上崇崒,煙雨下微冥。 夜聞鼯鼠叫,晝聒泉壑聲。春風正淡蕩,白露已清泠。 哀響激金奏,密色滋玉英。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 豈不厭凝冽,羞比春木榮。春木有榮歇,此節無雕零。 始願與金石,終古保堅貞。不意伶倫子,吹之學鳳鳴。 遂偶雲和瑟,張樂奏天庭。妙曲方千變,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願事仙靈。驅馳翠虬駕,伊郁紫鸞笙。 結交嬴臺女,吟弄升天行。攜手登白日,遠遊戲赤城。 低昂玄鶴舞,斷續彩雲生。永隨眾仙逝,三山遊玉京。

唐 高適 李雲南征蠻詩

聖人赫斯怒,詔伐西南戎。肅穆廟堂上,深沈節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料死不料敵,顧恩寧顧終。 鼓行天海外,轉戰蠻夷中。梯巘近高鳥,穿林經毒蟲。 鬼門無歸客,北戶多南風。蜂蠆隔萬裏,雲雷隨九攻。 長驅大浪破,急擊群山空。餉道忽已遠,懸軍垂欲窮。 精誠動白日,憤薄連蒼穹。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收兵列亭堠,拓地彌西東。臨事恥茍免,履危能飭躬。 將星獨照耀,邊色何溟濛。瀘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歸來長安道,召見甘泉宮。廉藺若未死,孫吳知暗同。 相逢論意氣,慷慨謝深衷。

唐 白居易 蔔居

遊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 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 卻求容立錐頭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廬心便足,敢辭湫隘與囂塵。

唐 白居易 杏園中棗樹

人言百果中,唯棗凡且鄙。 皮皴似龜手,葉小如鼠耳。 胡為不自知,生花此園裏。 豈宜遇攀玩,幸免遭傷毀。 二月曲江頭,雜英紅旖旎。 棗亦在其間,如嫫對西子。 東風不擇木,吹照長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盡生生理。 寄言遊春客,乞君壹回視。 君愛繞指柔,從君憐柳杞。 君求悅目艷,不敢爭桃李。 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此。

唐 岑參 趙將軍歌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於貂鼠袍。

李商隱《夜半》

三更三點萬家眠,

露欲為霜月墮煙。

鬥鼠上堂蝙蝠出,

玉琴時動倚窗弦。

唐五代 曹鄴 東武吟

心如山上虎,身若倉中鼠。 惆悵倚市門,無人與之語。 夜宴李將軍,欲望心相許。 何曾聽我言,貪謔邯鄲女。 獨上黃金臺,淒涼淚如雨。

唐五代 曹鄴 下第寄知己

長安孟春至,枯樹花亦發。 憂人此時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豈敢頻泣血。 所痛無罪者,明時屢遭刖。 故山秋草多,壹卷成古轍。 夜來遠心起,夢見瀟湘月。 大賢冠蓋高,何事憐屑屑。 不令傷弓鳥,日暮飛向越。 聞知感激語,胸中如有物。 舉頭望青天,白日頭上沒。 歸來通濟裏,開戶山鼠出。 中庭廣寂寥,但見薇與蕨。 無慮數尺軀,委作泉下骨。 唯愁攬清鏡,不見昨日發。 願憐閨中女,晚嫁唯守節。 勿惜四座言,女巧難自說。

官倉鼠 作者: 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秦觀《如夢令》

遙夜沈沈如水。

風緊驛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

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

無寐。

門外馬嘶人起。

李白·仙人掌茶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文,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獨元鹽,顧慚西子妍。

辛棄疾 清平樂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裏萬裏江山。

嘲畜貓 南宋·陸遊

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

但思魚饜足,不顧鼠縱橫。

欲騁銜蟬快,先憐上樹輕。

朐山在何許?此族最知名。

少稷賦十二相屬詩戲贈

宋 趙端行

不用為鼠何數奇,飯牛南山聊自怡。

探穴取虎有奇禍,守株伺兔非全癡。

文成雕龍成卷軸,畫蛇失杯坐添足。

走馬章臺憶舊遊,歲月才驚羊胛熟。

羊窗要不自獼猴,異□無應心日休。

白衣蒼狗變化見,世事何如牧豬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