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白發蒼蒼,容顏遲暮。
意思是頭發灰白;形容人的蒼老。
出處: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譯文:我年齡還沒到四十,就已經視覺不清,頭發灰白,牙齒松動。
白發蒼蒼的近義詞:須發皆白
拼音:xū fà jiē bái
意思:胡須和頭發全部變白,壹般形容年齡已高,或表示壓力大或心事煩瑣,焦愁不堪。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須發皆白。”
譯文:那位太公年近六十以上,胡須和頭發全部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