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晉江有哪些名勝古跡?

晉江有哪些名勝古跡?

丁氏祠堂

在福建晉江縣陳埭鄉。長42米,寬21米,磚石結構。建於明,歷代重修,為福建省僅存的回回伺堂,正廳建於石砌四方平臺上,廊廡環抱,成“回”字形。其裝潢如蓮花等浮雕及紋飾均與泉州清凈寺同。丁氏原系阿拉伯人,祖賽典赤瞻思丁(1222-1279)仕元。其裔壹支於元代行賈入泉。元明易代,避居於此。為古泉州海外交通及外人籍華之證。

六勝塔

俗稱石湖塔。在福建晉江縣石湖村的金鋇山上。北宋政和年間初建,後廢,元至元二年(1336)至五年重建。八角五層,高31米,塔形與泉州雙塔相近。控釵山,臨東海,為古泉州海外交通之航標。此塔雄渾壯觀,有浮雕雀替、蓮花護鬥,層層金剛力士,為閩南所少見。

石佛巖

即南天禪寺。在福建晉江縣石獅鎮西南16公裏。寺內石佛依崖刻就,故名。禪寺高啄檐牙,雕梁畫棟,為重檐歇山式建築。崖雕彌陀、觀音、勢至三尊石佛,高約6米,盤坐蓮花臺,披衣露乳,胸有■字佛號,豐腴玉潤,氣魄雄健。寺右巨崖上刻有“泉南佛國”四字,字徑達2米,為南宋王十朋所書。石佛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僧守凈募鐫。寺高聳巖崖,關河在望;巖下奇石鱗峋,苔林蒼翠,前人有“海氣侵階晴亦雨,潮聲著樹晚多風”詩句贊美。

龍山寺

在福建晉江縣安海鎮。初名普現殿,又名天竺寺。隋皇泰年間修建,明天啟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山門、華表、殿堂門、鐘鼓樓。世傳原佛像處壹巨樟,夜發祥光,時人崇之,乃斫作法鼓、寺門、千手佛,今俱存。千手佛通高4.2米,頭戴花冠,冠正中雕壹坐佛,周圍又雕眾多戴花冠小佛首,叠作帽狀;墮耳垂目,莊嚴慈祥;主手合十,兩側旁支壹千零八手,掌中均雕壹眼,列如團扇,或攜物,或空手,姿勢各異,形態不壹;身披蓮服,兩足微露立蓮臺,造型精湛,名噪海外。殿前青石浮雕,巨龍繞柱,龍足爪珠,敲之骼然,左若清罄,右若紅魚。龍山寺巍峨宏觀,支庶流長,臺灣省有不少同名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