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紀曉嵐與才子、大學者博聞強記,知識豐富。他曾說,從四歲到晚年,他從未離開過文房四寶。紀曉嵐死前寫了壹副自我挽聯。連嶽:?官海沈浮為鷗,生死簿如蛾。?第壹聯指官場沈浮,宛如壹只海鷗,描繪了仕途的艱辛。第二副對聯的意思是他沈浸在書中,就像飛蛾撲火,在書中生老病死,表達了對自己命運的哀嘆。我們可以看到紀曉嵐對官場的厭倦,這也包括紀曉嵐對他人生的理解。
左是晚清重臣,壹生成就卓著。27歲時,因為病重,作了壹副自我挽聯:今若騎鯨西行,七尺身枯荒草,血灑空林。誰會唱著歌,鼓著好琵琶,掛著劍枝,哀嘆枯木秋魂,讓我久久激動,甚至讓黃土掩埋,我該叫男鬼;願仙鶴今日歸東方,壹瓣香盡我性,三身顯我金身。我願以此為柴釣魚,遊陸遊,書水上鷗,自娛半世。我怕老天對我好,努力工作。?從這幅對聯中可以看出,左從年輕時起就胸懷大誌,心胸開闊。
歷史大師陳寅恪在十年文革期間遭到迫害。他為他80歲的老人感到難過,盡管他病得很重,但他仍在劫難逃。他被困在籠子裏,覺得自己快死了,於是寫了壹副自我挽聯,送給妻子。哭泣成了30年的斷腸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酒泉待人眼幹!?第壹部分的意思是,面對挨打?鬼和怪物?我被囚禁,多次被殘酷批判,穿的衣服上滿是對我人格的侮辱,數字和?鬼和怪物?四個字的囚服不禁讓人心酸。第二副對聯的意思是帶著病殘的身體很難活下去。我們是夫妻,只能在墳下重逢。不禁感嘆。
著名出版家張元濟的挽聯是最容易理解的。張元濟是光緒年間的壹位學者,曾任刑部尚書兼張靜刺史。E * *法?後來在上海主持商務印書館,解放後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在他八十多歲的時候,他帶著壹種?忙嗎?壹句話概括了我大半輩子的風風雨雨,我慶幸自己的晚年會春風得意,所以我將自己綁在雲上:?好臭的袋子!我為妳忙了90年,現在要交了。在這個新世界裏,即使我活不到100歲,我也看到了和平。?這幅生動有趣的自我挽聯壹掃悲涼的情緒,充分表現了張元濟對新舊制度和兩個社會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感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文人的自我挽聯,無論是嬉笑怒罵,還是冷嘲熱諷,還是舞蹈學院,都是他們面對死亡所表達的壹種心態。它們不同於遺書的繁瑣世俗和墓誌銘對他人的贊美,而是面對死亡的詩意表達。我想這對我們的後代應該是有啟發和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