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清代文學家張維屏所作的七言絕句《新雷》,意思是:大自然雖然默默無言,但卻有情,寒盡而帶來春天,悄悄地安排好萬紫千紅的百花含苞待放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萬紫千紅,只等春雷壹響,百花就將競相開放。
全詩原文如下: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壹聲。
詩中通過對大自然的贊頌和對美好春天與充滿生命力的新雷的呼喚,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即將到來的喜悅之情,抒發了詩人期盼新社會和新生活的迫切願望。從詩中可看出,處在歷史大轉變前夕的詩人,已經朦朧地意識到了除舊迎新的時代要求。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張維屏(1780-1859年),字子樹,號南山,又號松心子,晚號珠海老漁,廣東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人。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進士,因厭倦官場黑暗,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辭官歸裏,隱居“聽松園”。
創作背景:這首絕句寫於道光四年(1824)初春,正是鴉片戰爭前的十余年。當時清政權腐敗黑暗,已臻至絕境;而西方的鴉片貿易,又在不斷增加。明智的士大夫,目睹這內外交困的局勢,既滿懷焦急不安;又渴望新局面的到來。《新雷》正是寄寓這種復雜情緒的產物。
《新雷》詩寫的是迎春的情景。“造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雖然不言,但是是有感情的。冬寒尚未退盡,春天已經悄悄地來臨了。百花園裏萬紫千紅的花朵都已準備就緒,只待春雷壹聲,就會競相開放。這首詩不僅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贊美,更重要的是抒發了對社會變革的熱切期待。
詩人用移情手法,賦予自然界具有人的情感活動和思維能力。“造物無言卻有情”,作為造物者的天,即自然界,本來並不具有人類的情感和思維。詩人筆下,自然界不但能思維,而且在不言不語之中,飽含著對人類的感情。
因為造物有情,寒盡春生,千紅萬紫的百花正含苞待放,自然界壹時間仿佛處於靜止的等待之中。這是巨大變化前夕的平靜,是第壹聲春雷炸響前的寂靜。詩人抓住了第壹聲春雷炸響前夕這個富於孕育性的時刻,更能表達他對春天的渴望,對新的生活環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