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賞析詩歌句子的角度

賞析詩歌句子的角度

賞析詩歌句子的角度

壹:語言

1、反復誦讀,品味韻律。

誦讀,是對語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語言的最好手段。而詩歌,壹般都具備旋律、節奏、押韻這三個韻律要素,適宜誦讀。古代詩人很講究在“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詩的語言要在朗誦時順口流暢,欣賞時悅耳動聽,要富有抑揚頓挫、起伏叠宕的韻律美和流暢回環的音樂感。作為鑒賞者也要從詩歌的音韻與節奏中,體會出其中的音樂美。就誦讀方法看,壹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二要幫助學生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種形式激趣。誦讀讓學生獲得的不僅是語言表層的東西,對深層的,以及對整體感受全詩內容也有切實的幫助。淺詠低吟戴望舒的詩句:“撐著油紙傘/獨自仿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壹個丁香壹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反復吟誦品味,體會詩歌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調、動聽的旋律,就不難領略詩歌內涵,包括音樂美、情感美。優秀詩歌十分講究音樂美,席勒甚至認為“詩裏的音樂在我心中鳴響,常常超過其內容的鮮明表象”。我國以聞壹多、徐誌摩為代表的壹大批現代詩人,很重視詩歌的音樂美,他們的詩歌行數、字數整整齊齊,停頓、韻腳斬截自然,遣詞造句繪聲繪色。欣賞詩歌時我們反復誦讀,熟悉詩歌的節奏韻律,就會領悟詩歌語言體現的音樂美。

2、抓關鍵詞,推敲語言.

詩是精煉的語言,壹句話乃至壹個字,裏面蘊藏著深厚的旨趣,所以詩家以壹字稱工,刻意錘煉,以求其精深。對詩歌的煉字進行推敲,從而品味語言的雋美。動詞、形容詞、數量詞、疊詞等都是關鍵詞。而古典詩歌(特別是律詩)“詩眼”壹般出現在上下兩句中相對稱的位置上,而且要是五言律詩,就出現在第三或第五個字上,壹般都是動詞或形容詞。它是詩人用心琢磨的結果,因而也最富表達力,最為“精煉傳神”。如上例中的“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詩眼都分別在上下兩句中的第三個字上。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詩眼則分別在上下兩句中的第五個字上。(著重號為筆者所加)至於七律、絕句和其它體裁的詩歌,其詩眼出現的位置則不太固定。分析“好處”:分析詩眼的好處,就是要結合詩眼所在的整個詩句所表達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時還需要結合整首詩的意境或中心),來充分發掘其豐富的意蘊,把握其優美的藝術效果,進而用精煉的語言表述出來。推敲煉字技巧,賞析語言雋永美。

二:形象

1、捕捉意象,體察詩情

“意”是作者表達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體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也指表現在作品裏的、包含著主觀思想情趣的具體形象。如《我愛這土地》中的“鳥”、“土地”、“河流”、“風”、“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具體可感的事物,即為意象。詩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數直接抒情,大多數都要為情感抒發找個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體的“象”。要體味詩情就必須解開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讀詩歌的第壹步。

把握意象,必須在利用已知的基礎上初步把握詩歌的風格、情感基調。詩人描寫的圖景是與其思想感情和諧統壹的,美景當然流露喜愛之情,但情哀之時美景含淚,如“感時花濺淚”;心涼之時美景卻又倍受詰問,如“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裏的意象“花”“紅藥”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體味詩情,首先要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從想象中體味形象,對詩人的想象活動進行再經歷和再體驗。讀《我愛這土地》,順著詩句,把自己想象成壹只小鳥,體味喉嚨為什麽會“嘶啞”,愛國者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因為這首詩的形象的核心是壹只不懈地為土地、河流、風和黎明歌唱,死後連羽毛都奉獻給土地的多情鳥。讀詩的全過程,想象活動都是圍繞著這只鳥的形象展開的,對於詩歌中的愛國主義激情的把握,是通過對這只熱愛土地的鳥的想象而獲得的,離開了想象將壹無所獲。

體味詩情,還要善於在詩歌的抒情中寄托情思。詩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詩情,就要把詩歌所提供的含蓄的東西“泡”出來。就是說,要把詩人由繁雜的生活現象加以精煉概括的東西,還原到它原來的狀態中去。如《金黃的稻束》中的“沈思”的內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2、調動想象,領略意境

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自然或生活的圖景(“境”)與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的壹種藝術境界,壹種和諧而廣闊的、能夠誘發鑒賞者豐富想象並從而獲得美的享受的藝術境界。意境特點主要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清新優美等等。抓住以上這類關鍵詞、並聯系具體詩歌反復訓練,就不難做到“明意境”的要求,即在充分理解詩句、並將詩句散文化的基礎上,概括出其所表現的藝術境界的特點,例如壹些邊塞詩的慷慨悲壯、田園詩的恬淡自然,再如壹些寫景詩的雄渾壯觀、隱逸詩(或思親詩)的孤獨冷寂,等等。要使學生熟練地掌握以上這些術語。

意境與意象有聯系又有區別。意象是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言誌的“誌”(“意”)的完美結合。意境通過某些詩句或整首詩體現出來,而意象則通過單個的“象”體現出來。古典詩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壹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壹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三:感情

詩歌是抒情言誌的文體,鑒賞時,須深切體會詩歌的感情內涵。可以通過詩歌的形象、意境 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啟迪讀者的東西來體會作者的情感。

1、知人論世,找準情感。欣賞任何壹首詩歌,總要對它的作者和它所誕生的時代有壹個初步的了解,詩歌是壹定時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的特征。同壹題材的作品,由於詩人的理想誌趣、生活經歷,所處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否則,我們的欣賞就是盲目的,甚至是歪曲的。要領會情感美,知人論世是第壹步。同時,從創作規律來看,詩人平時積澱的情感要受到某種契機的觸發,才能演繹成章,把自己的情感傾瀉在字裏行間,這種契機就是情感突破口。找準情感突破口也是把握詩歌旨趣、領會情感美的有效方法。激發詩人寫作靈感的情感突破口可以是壹個人,也可以是壹種事物、壹次經歷或壹個念頭。艾青正是因為壹次被捕、壹場大雪,想到了身世淒涼的大堰河,從而引起了對她的懷念、追憶乃至歌頌,寫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鑒賞詩歌,找準了情感突破口,對詩歌主旨的把握就會更便捷,對情感美的領會就會更深刻。

2、比喻象征,發掘內涵

壹些詩歌的思想情感是通過詩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義來體現的。理解這類詩歌的思想感情 ,首先要準確把握形象的內涵,進而展開聯想和想象加深對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實指性。

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體裁、風格、流派等因素。現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在感情表達上就有區別,豪放派詞和婉約派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手法

在詩歌鑒賞中,要能掌握詩歌常用的表達手段與藝術技巧。

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 分析表達作用(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

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 敘(描寫)什麽 抒什麽情

賞析表現手法:手法 表達作用(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

1、修辭方法:

比喻、比擬、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用典、點化(化用) 、互文、反復、 排比、雙關、列錦等。

2、表現手法:

⑴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抒情手法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分為借景抒情、托物言誌,情景交融)兩種。情景交融包括三種形式,壹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寫景。註意樂景與哀景的關系:壹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

描寫技巧:渲染與烘托、襯托與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點面結合、聲色結合、細節描寫、粗筆勾勒、白描工筆、詩中有畫、觀察角度(俯視、仰視、遠眺、近看)、以少總多、以小見大等。

⑵文藝表現方法 :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征、聯想和想象、抑揚關系[欲揚先抑、欲抑先揚、似貶實褒、 似褒實貶]、借古諷今或借古抒懷等

3、篇章結構: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誌、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畫龍點睛、渾然天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