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歌聲動聽的詞語至高評價就是繞梁三日。詞語的由來本就是篇文言文。
其次詩句的話第壹的當屬白居易的琵琶行,
附上兩篇由來
繞梁三日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壹裏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壹裏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沈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壹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爭纏頭,壹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求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幹。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歲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壹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2. 描寫“歌聲動聽”的詩句或文言文有哪些1.《鷓鴣天·鬥鴨池南夜不歸》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鬥鴨池南夜不歸,
酒闌紈扇有新詩。
雲隨碧玉歌聲轉,
雪繞紅瓊舞袖回。
今感舊,欲沾衣,
可憐人似水東西。
回頭滿眼淒涼事,
秋月春風豈得知。
2.《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
年代: 宋 作者: 歐陽修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絲爭亂。鸂鶒灘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3.《鷓鴣天·遇酒當歌酒滿斟》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遇酒當歌酒滿斟。壹觴壹詠樂天真。三杯五盞陶情性,對月臨風自賞心。環列處,總佳賓。歌聲繚亮遏行雲。春風滿座知音者,壹曲教君側耳聽。
4.《虞美人·花臺響徹歌聲暖》
年代: 宋 作者: 方千裏
花臺響徹歌聲暖。白日林中短。春心搖蕩客魂消。搓粉揉香排比、壹團嬌。重來猶自尋芳徑。吹鬢東風影。步金蓮處綠苔封。不見彩雲雙袖、舞驚鴻。
5.《宮詞》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3. 求文言文描述美妙的歌曲或歌聲的詞語文言文描述美妙的歌曲或歌聲的詞語——
余音繞梁:歌聲的余音環繞屋梁旋轉不去,形容歌聲美妙動聽。
余音裊裊:形容聲音綿延不絕,非常柔美。
繞梁三日:形容音樂高昂激蕩,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
聲動梁塵:形容歌聲嘹亮動人。
還有宛轉悠揚、天籟之音、娓娓動聽、悅耳動聽、清脆悅耳、歌聲繞梁、朗如珠玉、宛如天籟、三日不絕、不絕如縷、鶯聲燕語、曲盡其妙……
或者選自劉鶚的《老殘遊記》的《絕唱》就有很詳細的描寫: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裏,像熨鬥熨過,無壹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壹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壹個尖兒,像壹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她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囀之後,又高壹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幹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做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做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壹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壹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裏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後,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壹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壹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壹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壹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她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壹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壹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很高興第壹時間為您解答,如有問題請及時追問,如果滿意,請采納!
4. 描寫關於音樂的古文有哪些啊琵琶行 白居易 《伯牙絕弦》老殘遊記中的《絕唱》次日九點鐘的光景,老殘趕忙吃了飯,走到明湖居,才不過十點鐘時候。
那明湖居本是個大戲園子,戲臺前有壹百多張桌子。那〔那〕同“哪”。
知進了園門,園子裏面已經坐的〔的〕結構助詞,同“得。”滿滿的了,只有中間七八張桌子還無人坐。
桌子卻都貼著“撫院〔撫院〕這裏指巡撫辦事的衙門(官署)。清代的巡撫是省級地方 *** 的長官,總攬壹省的政務,又稱撫臺、撫軍,又因照例兼任都察院的右都禦史,所以也叫撫院。
定”“學院〔學院〕這裏指學院衙門。學院就是提督學院,是掌管壹省文教政令、考試等事的官員,雍正四年前稱提督學政。
定”等類紅紙條兒。老殘看了半天,無處落腳,只好袖子裏送了看坐〔坐〕同“座”。
兒的二百個錢,才弄了壹張短板凳,在人縫裏坐下。看那戲臺上,只擺了壹張半桌,桌子上放了壹面板鼓,鼓上放了兩個鐵片兒,心裏知道這就是所謂梨花簡了,旁邊放了壹個三弦子,半桌後面放了兩張椅子,並無壹個人在臺上。
偌大的個戲臺,空空洞洞,別無他物,看了不覺有些好笑。園子裏面,頂著籃子賣燒餅油條的有壹二十個,都是為那不吃飯來的人買了充饑的。
……到了十二點半鐘,看那臺上,從後臺簾子裏面,出來壹個男人,穿了壹件藍布長衫,長長的臉兒,壹臉疙瘩,仿佛風幹福橘①〔福橘〕福建產的橘子。皮似的,甚為醜陋。
但覺得那人氣味倒還沈靜,出得臺來,並無壹語,就往半桌後面左手壹張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將三弦子取來,隨便和了 *** ,彈了壹兩個小調,人也不甚留神去聽。後來彈了壹枝大調,也不知道叫什麽牌子;只是到後來,全用輪指〔輪指〕彈奏樂器的壹種指法。
幾個手指連續彈撥絲弦,發出急促的樂聲。,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裏彈似的。
這時臺下叫好的聲音不絕於耳,卻也壓不下那弦子去。這曲彈罷,就歇了手,旁邊有人送上茶來。
停了數分鐘時,簾子裏面出來壹個姑娘,約有十六七歲,長長鴨蛋臉兒,梳了壹個抓髻〔抓髻〕舊時壹種少女的發式。把頭發向上梳,在頭頂兩邊綰成發髻。
戴了壹副銀耳環,穿了壹件藍布外褂兒,壹條藍布褲子,都是黑布鑲滾〔鑲滾〕沿著衣服的邊沿,鑲上壹道小邊。的。
雖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潔凈。來到半桌後面右手椅子上坐下。
那彈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錚錚〔錚錚(zhēng zhēng)(cōng cōng)〕擬聲詞,模擬金屬撞擊所發出的響亮聲,這裏用來形容弦聲鏗鏘。彈起。
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裏,便丁丁當當的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聽那弦子的節奏。忽羯鼓①〔羯(jié)鼓〕我國古代的壹種打擊樂器。
鼓形像漆桶,兩面蒙皮,用兩根棍棒擊打,常用來敲擊節拍,據說從羯族傳來。壹聲,歌喉遽〔遽(jù)〕急速,驟然。
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每句七字,每段數十句,或緩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轉腔換調之處,百變不窮,覺壹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
旁坐有兩人,其壹人低聲問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白妞〕名叫王小玉。妞,女孩子。
了罷?”其壹人道:“不是。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
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
妳想,這幾年來,好頑耍的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只是頂多有壹兩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處,從沒有壹個人能及他十分裏的壹分的!”說著的時候,黑妞早唱完,後面去了。這時滿園子裏的人,談心的談心,說笑的說笑。
賣瓜子、落花生、山裏紅、核桃仁的,高聲喊叫著賣,滿園子裏聽來都是人聲。 正在熱鬧哄哄的時節,只見那後臺裏,又出來了壹位姑娘,年紀約十八九歲,裝束與前壹個毫無分別,瓜子臉兒,白凈面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只覺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美麗而沒有媚態,素雅而不寒酸,形容她儀表秀雅。
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後面,把梨花簡丁當了幾聲,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他手裏,便有了五音十二律①〔五音十二律〕指我國古代高低不同的各種音階。似的!又將鼓捶子輕輕的點了兩下,方擡起頭來,向臺下壹盼。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裏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壹顧壹看,連那坐在遠遠墻角子裏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
就這壹眼,滿園子裏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壹根針吊〔吊〕同“掉”。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
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裏,像熨鬥熨過,無壹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人參果〕神話傳說中的仙果。《西遊記》第二十四回中說:人參果又名草還丹,形狀像初生的嬰兒,三千年壹開花,三千年壹結果,再三千年才成熟,人吃壹個,能活四萬七千年。
無壹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壹個尖兒,像壹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
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
5. 描寫關於音樂的古文有哪些啊琵琶行 白居易《伯牙絕弦》老殘遊記中的《絕唱》次日九點鐘的光景,老殘趕忙吃了飯,走到明湖居,才不過十點鐘時候。
那明湖居本是個大戲園子,戲臺前有壹百多張桌子。那〔那〕同“哪”。
知進了園門,園子裏面已經坐的〔的〕結構助詞,同“得。”滿滿的了,只有中間七八張桌子還無人坐。
桌子卻都貼著“撫院〔撫院〕這裏指巡撫辦事的衙門(官署)。清代的巡撫是省級地方 *** 的長官,總攬壹省的政務,又稱撫臺、撫軍,又因照例兼任都察院的右都禦史,所以也叫撫院。
定”“學院〔學院〕這裏指學院衙門。學院就是提督學院,是掌管壹省文教政令、考試等事的官員,雍正四年前稱提督學政。
定”等類紅紙條兒。老殘看了半天,無處落腳,只好袖子裏送了看坐〔坐〕同“座”。
兒的二百個錢,才弄了壹張短板凳,在人縫裏坐下。看那戲臺上,只擺了壹張半桌,桌子上放了壹面板鼓,鼓上放了兩個鐵片兒,心裏知道這就是所謂梨花簡了,旁邊放了壹個三弦子,半桌後面放了兩張椅子,並無壹個人在臺上。
偌大的個戲臺,空空洞洞,別無他物,看了不覺有些好笑。園子裏面,頂著籃子賣燒餅油條的有壹二十個,都是為那不吃飯來的人買了充饑的。
……到了十二點半鐘,看那臺上,從後臺簾子裏面,出來壹個男人,穿了壹件藍布長衫,長長的臉兒,壹臉疙瘩,仿佛風幹福橘①〔福橘〕福建產的橘子。皮似的,甚為醜陋。
但覺得那人氣味倒還沈靜,出得臺來,並無壹語,就往半桌後面左手壹張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將三弦子取來,隨便和了 *** ,彈了壹兩個小調,人也不甚留神去聽。後來彈了壹枝大調,也不知道叫什麽牌子;只是到後來,全用輪指〔輪指〕彈奏樂器的壹種指法。
幾個手指連續彈撥絲弦,發出急促的樂聲。,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裏彈似的。
這時臺下叫好的聲音不絕於耳,卻也壓不下那弦子去。這曲彈罷,就歇了手,旁邊有人送上茶來。
停了數分鐘時,簾子裏面出來壹個姑娘,約有十六七歲,長長鴨蛋臉兒,梳了壹個抓髻〔抓髻〕舊時壹種少女的發式。把頭發向上梳,在頭頂兩邊綰成發髻。
戴了壹副銀耳環,穿了壹件藍布外褂兒,壹條藍布褲子,都是黑布鑲滾〔鑲滾〕沿著衣服的邊沿,鑲上壹道小邊。的。
雖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潔凈。來到半桌後面右手椅子上坐下。
那彈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錚錚〔錚錚(zhēng zhēng)(cōng cōng)〕擬聲詞,模擬金屬撞擊所發出的響亮聲,這裏用來形容弦聲鏗鏘。彈起。
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裏,便丁丁當當的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聽那弦子的節奏。忽羯鼓①〔羯(jié)鼓〕我國古代的壹種打擊樂器。
鼓形像漆桶,兩面蒙皮,用兩根棍棒擊打,常用來敲擊節拍,據說從羯族傳來。壹聲,歌喉遽〔遽(jù)〕急速,驟然。
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每句七字,每段數十句,或緩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轉腔換調之處,百變不窮,覺壹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
旁坐有兩人,其壹人低聲問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白妞〕名叫王小玉。妞,女孩子。
了罷?”其壹人道:“不是。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
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
妳想,這幾年來,好頑耍的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只是頂多有壹兩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處,從沒有壹個人能及他十分裏的壹分的!”說著的時候,黑妞早唱完,後面去了。這時滿園子裏的人,談心的談心,說笑的說笑。
賣瓜子、落花生、山裏紅、核桃仁的,高聲喊叫著賣,滿園子裏聽來都是人聲。 正在熱鬧哄哄的時節,只見那後臺裏,又出來了壹位姑娘,年紀約十八九歲,裝束與前壹個毫無分別,瓜子臉兒,白凈面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只覺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美麗而沒有媚態,素雅而不寒酸,形容她儀表秀雅。
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後面,把梨花簡丁當了幾聲,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他手裏,便有了五音十二律①〔五音十二律〕指我國古代高低不同的各種音階。似的!又將鼓捶子輕輕的點了兩下,方擡起頭來,向臺下壹盼。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裏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壹顧壹看,連那坐在遠遠墻角子裏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
就這壹眼,滿園子裏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壹根針吊〔吊〕同“掉”。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
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裏,像熨鬥熨過,無壹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人參果〕神話傳說中的仙果。《西遊記》第二十四回中說:人參果又名草還丹,形狀像初生的嬰兒,三千年壹開花,三千年壹結果,再三千年才成熟,人吃壹個,能活四萬七千年。
無壹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壹個尖兒,像壹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
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