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春風得意出自於誰的詩

春風得意出自於誰的詩

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登科後》。

壹、原文: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二、譯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壹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雲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壹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三、賞析:

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生面、風雲際會、龍騰虎躍壹番了。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這首別具壹格的小詩。這首詩因為給後人留下了“春風得意”與“走馬觀花”兩個成語而更為人們熟知。

深度解析:

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壹年春天。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壹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裏宴集同年,“公卿家傾城縱觀於此”(《唐摭言》卷三)。

新進士們“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趙嘏《今年新先輩以遏密之際每有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但詩人並不留連於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覺上的“放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還要“壹日看盡長安花”。在車馬擁擠、遊人爭觀的長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馬疾馳,偌大壹個長安,無數春花,“壹日”是不能“看盡”的。

然而詩人盡可自認為當日的馬蹄格外輕疾,也盡不妨說壹日之間已把長安花看盡。雖無理卻有情,因為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覺得其荒唐了。

同時詩句還具有象征意味:“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謂“得意”,既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詩句的思想藝術容量較大,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後人喜愛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