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品味壹本名著後,大家心中壹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遊記讀書筆記1弟不怕艱難險阻,經歷了八十八大難,終於完成了西天取經這壹偉大壯舉。
唐僧目標堅定,不怕千難萬險,不達目的不罷休。不僅如此,唐僧還為人慈悲、生性善良,但也因此總是被壞人迷惑,孫悟空是壹個聰明能幹的大徒弟,他有壹雙火眼金睛,還有十八般武藝,愛憎分明,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豬八戒是壹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夥,但是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也起到了壹定的作用。沙和尚和白龍馬是團隊裏最忠誠的,他們任勞任怨,忠實可靠,師傅走到哪兒,他們就跟到哪兒。
《西遊記》給我最大的感悟:做壹件事情,只憑借壹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團結合作、齊心協力,才能達到最後的成功。
西遊記讀書筆記2唐僧在取經前,佛祖和唐太宗賜了他幾件寶貝。今天,我們就來按等級(由不重要到重要)盤點壹下。
壹、九環錫杖
九環錫杖可以讓人不遭毒害,但前提是拿在手裏。這點不太好,妖怪捉妳時不殺妳,不算害妳吧?等他想吃妳時,會讓妳拿著錫杖嗎?不會!所以這錫杖只能起到正常作用。化齋時,用錫杖敲敲地面,引人註意,而不是像乞丐壹樣大叫:“給點飯吧,行行好吧!”那樣就太沒面子了。
二、錦斕袈裟
錦斕袈裟有免墮輪回的功能,盡管如此,也不太實用?唐僧平常並不穿,十分愛惜,自然無用,再說,即使唐僧由於眾神閃失,真被吃掉,孫悟空也會去地府,救唐僧回來,又或是找太上老君要壹粒九轉還魂丹,使唐僧復活(後者要保證屍骨是完整的)。
三、緊箍
可謂壹大利器,讓孫悟空乖乖聽話。但事實上,佛祖有三個箍,另兩個被觀音菩薩私吞了。
四、紫金缽盂
此物為唐王所賜,用於盛齋、盛水,十分重要。也正是因為它,師徒四人才得以取得真經。
五、通關文碟
它相當於現在的護照,若沒它,就出不了國,導致六耳獼猴要取經時還把它搶去了。
西遊記讀書筆記3近幾天,我讀了《西遊記》這本書,對句子做了壹次講解,下面就讓我告訴大家吧!
1、這山景色優美,山上有許多奇異花草,常年不敗,飛瀑流泉,長流不息。花果山上有塊仙石,三丈多高,二丈多方圓。
講解:“常年不敗”、“長流不息”寫出了奇花異草種類繁多及旺盛的力。同時寫出了飛瀑流泉、飛流直下、生生不息的雄偉壯觀。
2、源頭是壹股瀑布飛泉,泉水飛流直下,就像是壹個由無數珍珠連接在壹起的白色帷幕,景象非常壯觀。
講解:將瀑布比喻成有無數珍珠連接在壹起的白色帷幕,描繪出飛泉奔騰不息的壯觀景象。
3、小妖進洞不久,便見壹個腰圍十尺、身高三丈的老妖走出來。
講解:表現了老妖身高肥大,形體肥碩的特點。
4、於是就穿上黃金甲,戴上紫金冠,手拿金箍棒,領著眾猴出了洞,擺開架勢。
講解:壹個威風凜凜、無畏的鬥士形象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西遊記讀書筆記4讀過了《西遊記》,鮮明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書中最吸引我的就數孫悟空。
孫悟空是壹只靈明石猴,武藝高超,神通廣大。保唐僧到西天取經,途中唐僧又先後收了豬八戒、沙和尚兩個徒弟。師徒四人壹路上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壹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猴哥、猴哥,妳真了不得。妳曾大鬧天宮,玉皇大帝派各路神仙來助陣,也難以招架,只好請神力無邊的如來佛祖降服妳。妳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被唐僧收為徒弟,壹路上保護唐僧,斬妖除魔,不改妳敢作敢當,敢愛敢恨的英雄本色。
猴哥、猴哥,妳真太難得。為保護師父,妳殺死妖魔,唐僧不辨真假妖怪,多次錯怪了妳,念起緊箍咒,趕妳回花果山。妳總是念及師徒情誼,為保師父取真經,身經百戰,懲惡揚善。
《西遊記》中的故事告訴我們,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就是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懼困難,才能修成正果。取經的過程就是壹種磨礪,正如我們的成長,無論生活與學習,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西遊記讀書筆記5自從知道了《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壹,我就懷著好奇的心情讀起了這本書。雖然以前聽過壹些,但是從未讀過這本書。
讀完這本書後,我知道了故事的大致情節:觀世音菩薩讓唐三藏去求取真經,唐三藏在路上先後收下了孫悟空、小白龍、豬八戒、沙悟凈,他們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壹難終於求取了真經。其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人物是孫悟空。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和奇險讓我覺得他是壹個無所不能的英雄。他不懼強杖,不畏險阻,始終充滿了鬥爭精神。他大鬧天宮、直搗地府,攪得上下人仰馬翻;他自稱齊天大聖,以驚世駭俗的抗爭形式捍衛自己的自尊。盡管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但這絲毫沒有減弱他的英雄形象……我也喜歡忠厚老實的沙悟凈,但肥頭費腦的豬八戒也讓我留下了深刻的的印象。平時,他貪吃貪睡,不愛幹活,愛打退堂鼓,與妖怪決鬥時,他奮勇殺敵,壹身蠻力。他為《西遊記》增添了許多氣氛,使師徒四人在艱苦的取經路上加上了很多樂趣。
《西遊記》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我們應該像唐三藏壹樣堅定,像孫悟空壹樣記錄,像豬八戒壹樣勇敢,像沙悟凈壹樣實在。啊,我愛都《西遊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6讀了《西遊記》這本名著,我深有感觸,書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講述了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壹路上歷經艱辛,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壹難”終於取得真經,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我的心。我想也就是因為這離奇的神魔故事才成為我國四大名著之壹吧。
這本書塑造了五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唐僧—誠心向佛,慈悲心善;孫悟空—正義膽大,本領高超,是妖精們的克星;豬八戒—雖然貪財好色但是很善良;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白龍馬—無怨無悔,甘當坐騎。這五個人物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性格。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本領高強,壹路護送唐僧成功的取得真經,是我心中的英雄,而且,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精神也讓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了唐僧師徒經歷“九九八十壹難”才取得真經,他們執著,迎難而上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去學。可想想我,做什麽事都半途而廢,情不自禁感到慚愧。我決定,以後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要善始善終,堅持到最後。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只要盡力去做,對我來說就是壹種成功。
西遊記讀書筆記7翻開壹本書,裏面記錄了四個人的故事,八十壹難。本書為《西遊記》,收錄了孫武、豬八戒、沙僧及其師父唐僧。孫武空太神奇了。他不僅是孫悟空,還是齊天大聖!天上沒有神仙敢對他殘忍,玉帝也不敢。這多虧了定海的金箍棒和魔針。別說,還真是厲害,孫武空就是拿它來消滅壹個個可惡的小妖精,還有跟悟道空豬八戒打架的小妖精,雖然不是悟道空厲害,但他畢竟是華蓋元帥,也殺了不少小妖精,不過他也有不好的習慣,比如:壹、整天懶做,就說這個,他呀,在地裏偷了個瓜,吃了壹半給唐僧,孫武空和沙和尚,他們三個人吃,真是壹個饕餮鬼。第二,主人被小妖精抓住後,他吵著要分行李。看看沙僧。他是壹個卷簾大將,誠實正直。整天提著沈重的行李,他並不累。多好的人啊!男子氣概。但是沒有壹個人比得上唐僧,因為他專心致誌於佛學,從不希望讀錯。他教過連玉帝都不會教的孫武。沒有他,孫武豈不是要鬧翻了?
西遊記讀書筆記8在暑假的時候,我讀了不少的書,爸爸說:“在這期間,我壹定要讀壹本書。”我在書架上仔仔細細得找了壹找,突然,我發現了西遊記這本書,我把這本書拿了出來,打開壹看,看見了裏面精彩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篇故事。
故事的來源是這樣的:壹天,唐三藏說自己肚子餓了,要悟空去化齋吃,悟空對師傅說:“這半三之中,前不見巴村,後不著店,有錢也不買處,往那裏化齋。”三藏心中不快,罵道:“妳這猴子,向妳在兩界山,被如來壓在山下,口能言能不能行,虧我救妳,摩頂受戒,做了我徒弟,怎麽不肯努力。後來,無恐怕師傅見怪,就拿著盒子去化齋了,後來,白骨精發現了唐僧,就變成裏小姑娘,還好悟空回來的早,用火眼金睛 看出了白骨精,還用金箍棒大了他壹棒。這個故事告訴我,信賴,不久能創造美好的境界嗎?
西遊記讀書筆記9在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中,我讀過《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但是我最喜歡讀的還屬《西遊記》了,因為《西遊記》中有許多精彩的片段,如: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還有三借芭蕉扇等等。
《西遊記》是壹部家喻戶曉的神話小說,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壹路跋山涉水,吃盡千辛萬苦,歷經八十壹難取得真經,最後終於修成正果的故事。
在《西遊記》中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都各不相同,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他從壹個普通的猴子成為了眾猴之王,它會使用如意金箍棒,還會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術。他的機靈、敏捷、頑皮、酷愛自由,敢於反抗等的種.種性格特點都是我喜歡的。
他們師徒四人的漫長取經之路,不就像是我們漫長的學習之路嗎?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他的家境非常貧寒,只讀到初中學就輟學回家,但是這壹切都沒有斷絕他學習的念頭,他開始了艱難而又漫長的自學之路,壹邊努力工作,壹邊認真學習,勤奮好學的華羅庚最終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
《西遊記》這本書和華羅庚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了要學會堅強,學會吃苦,學會勇敢,總有壹天會成功的。
西遊記讀書筆記10書名:
《西遊記》
作者:
[明]吳承恩,他是我國明代傑出的文學家,出生於壹個小商人家庭。吳承恩天資聰穎,年幼時就因善於寫文章而聞名鄉裏。
人物特點:
唐僧:虔誠堅定,心地善良,心存善念。
孫悟空:疾惡如仇,無所畏懼,神通廣大。
豬八戒:好吃懶做,膽小好色,溫和善良。
沙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壹心求佛。
內容簡介:
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的路上困難重重,危險不斷,但他們不曾放棄,由徒弟三人壹路保護唐僧。他們經窮山惡水,鬥妖魔鬼怪,他們心中有想取得真經的夢想,這夢想指引著他們跋山涉水,遠征天涯,直到最後夢想成真!
我的摘抄:
優美字詞:
風餐露宿,響徹,縱然,責怪,洗耳恭聽,筋疲力盡,坻禦,恍然大悟,金箍,眼疾手快,不勝驚駭,包袝......
摘抄語句 :
1、沙僧壹看,大師兄不見了,不停的埋怨八戒。悟空覺得好玩,在八戒的耳朵裏大喊:“悟凈,我在這兒呢 !”嚇得八戒連忙求饒。悟空這才恢復了原樣,仍趴在八戒的背上,讓八戒背著壹起向前走。
2、他們來到那妖怪的住處,發現門外沒有水。於是悟空變成壹個長腳蝦婆,跳到門裏,直見那個妖怪和斑衣鱖婆正商量吃唐僧肉,得知唐僧在宮後的石家莊。悟空找到唐僧,安慰了他壹番,便從原路出來,見到了沙僧、八戒,讓他倆把那妖怪引出水面,自己到水上等著。沙僧、八戒按照計劃在大門前大喊大叫,那妖怪壹出來,兄弟三人便和妖怪打了起來。不料那妖怪的壹柄銅錘十分厲害,三人打了兩個時辰仍不分勝負。
心得 :
在我們前往夢想的路上,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但那不足以打敗我們對夢想的追求。只有我們勇於直面困難,擊敗困難,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才會多姿多彩。我們不要壹遇到困難就退縮,不要被困難擊垮,壹定要堅強。要敢於和困難作鬥爭,壹定要相信自己,不要輕易放棄!
西遊記讀書筆記11在四大名著中,西遊記是壹部時代累積型的作品,它是寫的最生動又活潑,最離奇。是吸引青少年的關註,在小的時候。我讀的是文字書。那時還沒懂全文字,是借著拼音壹個壹個的拼讀,有時候還需要外公在壹旁講解意思。雖然讀的有些辛苦。但是我能閱讀到了四大名著的其中壹本了,看了壹遍又壹遍仍是津津有味。到了四年級時,西遊記在電視中播放了,我們壹家人排排坐在沙發裏津津有味的看著西遊記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要說西遊記中最經典的就是三打白骨精的劇情了,白骨精壹心想吃唐僧肉但是又害怕孫悟空火眼金睛給識破真面目,於是變化成了村姑,老婦,和老翁來博取唐僧的善良,師徒四人來到了所在地,孫悟空去給師傅找糧食,聰明的`孫悟空在師傅的腳下畫了壹個大圈並叮囑不可出了這圈子外,可是,白骨精也不是蠢的,她懂得唐僧的弱點,只有忠厚的沙僧壹直警戒著沒有被白骨精給迷惑住。那好色的豬八戒看到了饅頭和村姑就已經找不到北了。這時孫悟空回來了看到有個女的便用火眼金睛看到了白骨精的面目,拿著金箍棒打死了白骨精的化身。唐僧卻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要趕走孫悟空,悟空熱淚雙流,也不免傷心落淚。
師徒四人都有不壹樣的性格,先說,唐僧:善良但又不分青紅皂白。誠心向佛,頑固執著,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韌不拔,英勇無畏,但有時我行我素過於頑劣。孫悟空:突出他熱愛自由,見惡必除,在重重困難之前頑強不屈,隨機應變專為人間解除魔難的英雄。豬八戒:好吃懶做,貪財好色,貪生怕死,但又性格溫和,憨厚單純有時也很英勇;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傅忠心耿耿,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沙河尚:在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心地善良,忠厚樸實,默默無聞。但又缺乏主見。
西遊記中最受歡迎的是孫悟空,別問為什麽,因為孫悟空有很強的責任心,不畏艱險,有膽,有才,勇於犧牲,戰勝自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直到現在還在電視裏播放,每當我們在看過壹遍又壹遍,還是和小時候壹樣既過癮又有趣。帶給我們有趣的童年,六月。
時光在悄悄地流逝;當我找出當年那本《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不僅是四大名著之壹,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讀起時,不變的是陽光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而我的領悟卻變了。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任何事情,都是要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重重困難,並不是玄虛離奇的。就拿學習來說:哪天經歷的每壹天又何嘗壹帆風順呢?人生的道路漫長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壹難呢?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在這我不禁慚愧自己為何不能像他們壹樣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呢?這就是我所缺少的,戰勝困難的過程,就是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至少我是努力了。這也是壹個小小的成功啊!因為我做了,還堅持到了最後。
感謝吳承恩的超凡想象力為我們編織壹個充滿樂趣,又離奇,曲折的神話世界,通過《西遊記》,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給大家帶來激勵內心的力量。這就是我讀《西遊記》從中得到的啟示吧!
西遊記讀書筆記12《西遊記》中有個傳奇的妖怪——紅孩兒。他的武藝那是相當高強,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最厲害的是,他被觀音菩薩收為善財童子後,他媽媽和他叔叔覺得此事不光彩,還分別為他報仇。可是,紅孩兒的身世妳真的了解嗎?這回,我們***同來探索紅孩兒身世的真相。
紅孩兒其實是鐵扇公主和太上老君的私生子。這可不是胡說,妳想想,《西遊記》中壹***出現了幾把芭蕉扇?三把!鐵扇公主壹把假的,壹把真的。真的可以降雨刮風。太上老君也有壹把,可以制造出火焰用來煉丹。
而且,紅孩兒天生就會三昧真火。而另外會三昧真火的則是太上老君,要麽是遺傳,要麽是教的。
還有紅孩兒長得壹點兒也不像牛魔王,除了那股倔勁兒。牛魔王很醜,而紅孩兒卻很帥,活脫脫壹枚美男子。按照遺傳學,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雖然會有變異的特性,但物種不會變,爸爸是牛,兒子成人啦?要是這樣,世界豈不亂套了?
最重要的壹點,紅孩兒當上鐵扇公主口裏的“別人的奴仆”後,孫悟空去找牛魔王借扇。牛魔王生氣的不是紅孩兒的事,反而是孫悟空嚇著了他的妻妾。這……這到底是不是親爹?絕對不是!
紅孩兒的身世就分析到這兒,我們下期見。
西遊記讀書筆記13《西遊記》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創作的壹部巨作,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壹,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國影響很大,老幼皆知。
過去,我對《西遊記》的認識僅限於壹些動畫片,看到孫悟空本領很大,捉魔降妖覺得很好玩。隨著年齡地增長,我有能力閱讀西遊記原著了,所以了解了更多的故事和道理。《西遊記》主要寫了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開始,我只對孫悟空的本領感到欽佩,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在其中領悟到了更多的人生哲理。
在西遊記中有壹個著名的章節《三打白骨精》。孫悟空為了保護唐僧打死了三個化妝成“好人”的白骨精,可唐僧肉眼根本認不出白骨精是妖怪,豬八戒心中怨恨孫悟空沒讓他吃上飯,所以故意說孫悟空殺死了好人,最後唐僧把孫悟空趕走了。
在這段故事中,唐僧的行為是值得思考的。因為在生活中,我們不是有超能力的孫悟空,而是難以看穿事情本來面目的普通人。唐僧的行為應該讓我們從中得到教訓,不要在他人的挑撥下誤會像孫悟空這樣有正義感、有能力的人。豬八戒沒有是非觀念,為了私人恩怨顛倒黑白,我們壹定要註意這樣的人,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編的謊話。
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認清事情的真面目是有難度的。正因為這樣,我們要做細致的調查研究,不能隨便聽信別人的只言片語而冤枉好人,不能讓做好事的人傷心落淚。也有可能,有的人被冤枉後不會再願意幫助別人了。這就是我從《三打白骨精》中懂得的道理。《西遊記》能千古流傳,應該就是因為其中貫穿著許多這樣的道理吧!
西遊記讀書筆記14他們師徒經歷的坎坷就像我們人生路上的坎坷。
記得有壹次,我參加學校的書法比賽,比賽過後,我好幾天心神不寧,為了這次比賽我準備了好幾天,萬壹落選,不就前功盡棄了嗎?比賽結果下來了,我還是落選了。放學後,我躲在房間裏哭了,爸爸特地打來電話安慰我,說:“這有什麽好哭的了,照妳這樣,我生意失敗了,我還不得哭死啊,兒子,這就是挫折,哭是沒有用的,要吸取這次的教訓,爭取下壹次成功,這才是面對挫折的辦法,這個道理妳是壹定要明白的。”
是啊!人生中的挫折太多了,不能每次都哭啊,就像西遊記中孫悟空打妖怪,那也是挫折啊,遲早要懂得去面對。
西遊記讀書筆記15要看《西遊記》首先要了解它的世界架構,所以《西遊記》的開篇講的就是它的世界觀。
據說,天地間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壹元,壹元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會,即壹萬八百年為壹會。
(古人對12這個數字真的是有執念,108正好為12的9倍,不僅如此,後文提到的七十二般變化、三百六十旁門、十萬八千裏等等都是十二的倍數。)
對於壹天來說十二支可以用來表示十二個時辰,從午夜淩晨,到艷陽高照,再到夕陽西下。同樣,把時間放到大尺度上來看,戌會天地昏蒙,亥會則歸於混沌,而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
從空間上來看,在微觀尺度上,壹個原子中是電子繞著原子核旋轉的;在宇宙的大尺度上,壹個星系中是行星繞著恒星旋轉的,兩者的結構具有很強的相似性。所以我覺得這個關於時間的輪回,在大尺度和小尺度上也具有相似性的想象還是蠻有意思的。這也很符合人類想象的規律。
接下來,我們從具體的數字上來看。宇宙大爆炸是在大約140億年前,地球形成是在約46億年前,而人類形成則是在三百萬年前。所以這個時間尺度比作者想象的還要大得多,而且這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說是指數級的。
接下來是故事發生時的地理上的設定,天下分為四大部洲: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而周圍則是汪洋大海。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生於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但是這花果山可不是壹座普通的山,原文說:“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對花果山的描述寫的也很精彩:
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壹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簡直是天然的野生動物園加植物園有沒有!
而孕育孫悟空的仙石則是在山的正當頂上。正是因為花果山和山上仙石的特別才孕育出了石猴,但是可能是因為只是石頭所化,它的相貌醜陋,地位也不高。
孫悟空訪仙問道最先到的是南贍部洲,在那裏看到了人類,然後學會了人的穿衣、走路、說話等等。然後再到西牛賀洲,在那裏跟隨菩提老祖修行。
我覺得在作者筆下的人類都是很愚昧的形象,比如悟空在尋到菩提老祖之前遇到了壹個樵夫,樵夫正在唱壹首歌,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壹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壹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我非常喜歡這壹段詞,歌詞中非常恬淡灑脫,第壹次看到也以為唱歌的是什麽高人隱士之類的。但是唱歌的樵夫壹開口說話,卻又是被身外之物所累,完全沒有理解詞中的意思。可能作者是想表達資質平庸之人,就算的仙人指點也無法理解其中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