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屏
攀枝壹樹艷東風,日在珊瑚頂上紅。
春到嶺南花不小,眾芳叢裏識英雄。
賞析
木棉生長於嶺南,作為觀賞花木,歷史相當悠久了。相傳漢代的南越王曾以它作為向朝廷進貢的禮品,名之為“烽火樹”,後來還以“珊瑚樹”為名載入《西京雜記》。以後它還被稱為紅棉、攀枝花、英雄樹等。古代專詠木棉的詩詞極為少見。這大概與它處於“南荒”之地,不大有緣結識詩家詞客有關。張維屏作為近代嶺南詩人,對木棉有細致的觀察,有特殊的賞好,寫了十幾首吟詠木棉的詩詞。這是其中的壹首。
木棉樹於春夏之交時節落葉開花,花呈金紅色或深紅色,攀附於枝頭,遠觀如樹頂珊瑚參差,甚為耀眼。這首詩的前兩句就寫出這種情景,並把它置於春風吹拂、紅日高照之中。明末清初詩人屈大均曾寫道:“十丈珊瑚是木棉,花開紅比朝霞鮮”(《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當代詞人朱光(前廣州市市長)也曾描寫木棉“落葉開花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真是詩家所見略同。
嶺南四季如春。春的嶺南,更是繁花似錦。這已為眾多文人所頻頻贊頌。在張維屏眼裏,萬紫千紅的春花之中,最值得見識的就是這英雄樹。他在詞篇《東風第壹枝》中充滿激情地贊它“烈烈轟轟,堂堂正正,花中有此豪傑”。這正是“眾芳叢裏識英雄”的註腳。“春到嶺南花不小”二句,與屈大均的“天南樹樹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憐”(同上)正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短詩通過巧用花名,表現了所詠對象的景觀,寄托了贊美之情。除了題目直用其名之外,還將攀枝花、珊瑚花、英雄樹等別名巧妙地織入詩中。但在詩中已不將它們當作花樹之名使用,而是用來表現木棉花的特殊形態與光彩,以及木棉樹的偉岸氣度。這裏表現了作者用詞、構思的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