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杜甫關於湖的詩句大全
關於湖秋天的詩句大全 1.描寫湖秋的詩句
-----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壹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裏,手捋紅杏蕊.
鬥鴨闌幹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裏《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壹株楊柳壹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裏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雲:“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遊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白居易
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鄭清
2.秋天湖邊景色詩句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裏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壹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壹)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3.描寫秋天湖面的句子
1、湖面靜得像壹面鏡子,綠得像壹塊碧玉。
2、湖是活的,層層鱗浪隨風而起,伴著跳躍的陽光,伴著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戲。
3、湖是靜的,藍天白雲靜靜的織在這幅畫卷上,靜靜地……;湖是動的,白日陽光,夜晚月光,被壹針壹針的縫在湖面上;湖是軟的,微風習習,波光萬道,像壹塊迎風舞蹈的綢;湖是硬的,似壹璧綠生生翡翠,閃爍的光澤。
4、湖是靜的,宛如明鏡壹般,清晰地映出藍的天,白的雲,紅的花,綠的樹;湖是活的,層層鱗浪隨風而起,伴著跳躍的陽光,伴著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戲;湖是軟的,微風習習,波紋道道,像壹塊無瑕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
5、湖是軟的,微風習習,波紋道道,像壹幅迎風飄舞的綢;湖是硬的,像壹塊無暇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
6、湖水清澈碧綠,水明如鏡。陽光燦爛,雲朵如絮。在陽光的照耀下,像碎銀子壹樣閃爍著。湖四周被高低起伏的群山環繞著,山上還有郁郁蔥蔥的樹林和竹子林,景色非常迷人。
7、晶亮的湖面連著天,開始還濃淡分明,越遠處,水和天便朦朧在壹起,只透出壹道水天相交的白色痕跡。
8、那裏的湖水清澈見底,遠遠看去像壹面大鏡子。微風吹過,湖水掀起陣陣波浪,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大人們告訴我這些湖水是專門用來給居民們供水用的呢!
9、秋天時,湖面是最愜意的時候,時時亂來壹陣風,妳放凝望去,滾滾的河面上泛起魚鱗似以的波紋,在太陽的瓶耀下,波光鱗鱗。
10、秋來到湖邊,涼涼的小湖水帶頭魚兒的興奮,旋轉的波濤。壹條條肥碩、活潑的魚,溶戲相樂,殘起壹預圍圓的聯想:有時,壹看見人影,就閃般地逃開了;有時,它們也想和人戲要仁的,來去修忽,秋,動住了正要下水的,它拍下尾上晶堂的露珠。
11、秋天的湖面,多麽關圖的壹幅卷,河身長長的,彎彎曲曲的,從遠處的青山零谷中跑來,壹路著歡樂的歌,它時面百米沖則,蕩下30度斜坡的沙石河尿;時流緩緩數步,行進在平組的河中。湖兩岸樹木金亮紅,像壹條狀的根帶,飄呀飄。
12、湖面的紋,像老奶奶後頭的置紋,又似金線根穿校,織成了壹張抖動的奇妙的網風原思了,小時完如壹面鏡子,木中楊樹、柳樹的倒量奇巧迷人,樹頭是朝下撐的,樹幹是理上長的,將叫都”騎”在了朵朵和上面,大然巧奪天工的佳作,令人贊嘆。
13、湖面清得能石見湖面的水滑,靜的妳感覺不到湖水在慢暖地流動:河水同,如果妳拖下鞋襪,腳小心池伸入水中,時妳會感覺冰冰的。
14、秋天,湖邊的樹木部開始枯了,樹上的葉幾由青轉黃,飄飄悠悠然從樹上飄落到河面上,連樹上的野果子也不甘寂寞,也跟著葉子壹起落了下來。
15、下午,夕陽又送給它壹件橘黃色的襯衫遮益風寒,妳偶爾投壹枚石子,激起壹圍進,受驚嚇的魚幾跳躍幾下,那是在與妳告別呢!秋天的小河量安靜的,風平浪靜的水裏壹群小魚頂看水遊過和,明壹樣的水面頓時漆起了壹進泡波紋。
杜甫關於湖的詩句大全 1. 杜甫關於湖的詩句
.陪王漢州留杜綿州泛房公西湖 (杜甫)
舊相恩追後,春池賞不稀。闕庭分未到,舟楫有光輝。豉化蒓絲熟,刀鳴鲙縷飛。使君雙皂蓋,灘淺正相依。
過南嶽入洞庭湖 (杜甫)
洪波忽爭道,岸轉異江湖。鄂渚分雲樹,衡山引舳艫。翠牙穿裛槳,碧節上寒蒲。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無。壤童犁雨雪,漁屋架泥塗。欹側風帆滿,微冥水驛孤。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蒼梧。帝子留遺恨,曹公屈壯圖。聖朝光禦極,殘孽駐艱虞。才淑隨廝養,名賢隱鍛爐。邵平元入漢,張翰後歸吳。莫怪啼痕數,危檣逐夜烏。
宿青草湖 (杜甫)
洞庭猶在目,青草續為名。宿槳依農事,郵簽報水程。寒冰爭倚薄,雲月遞微明。湖雁雙雙起,人來故北征。
2. 孟浩然.李白.杜甫描寫洞庭湖和嶽陽樓的古詩詞.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作者: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登嶽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李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3. 描寫湖的詩句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
煙波不動影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 --雍陶《題君山》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嶽陽樓》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南匯群崖水,北註何奔放。 --韓愈《登嶽陽樓》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孟浩然《臨洞庭湖贈章丞相》
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壹碧萬頃。 --範仲淹《嶽陽樓記》。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4. 形容湖泊的詩句
描寫湖泊的詩句
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2、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
3、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章丞相》
4、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唐·劉禹錫《望洞庭》
6、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壹碧萬頃。--範仲淹《嶽陽樓記》
7、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8、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9、舟如空裏泛,人似鏡中行。()——釋惠標《詠水》
10、煙波不動影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雍陶《題君山》
1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
12、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裏《小池》
13、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14、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嶽陽樓》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
16、南匯群崖水,北註何奔放。--韓愈《登嶽陽樓》
17、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18、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壹)》
19、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0、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 描寫湖的詩句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貪利涉,暗裏渡湘川。
露氣聞芳杜,歌聲識采蓮。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
行侶時相問,潯陽何處邊。
問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擾擾在人間。
何事長淮水,東流亦不閑?
淥水曲 李白
淥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
愁殺蕩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詩中水
1.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2.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6.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裏《小池》)
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8.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蒹葭》)
9.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10.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6. 杜甫描寫洞庭湖的蒼涼的詩句是什麽
登嶽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
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①,
乾坤②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③關山北④,
憑軒⑤涕泗流。
1.嶽陽樓:在今湖南省嶽陽市,臨洞庭湖。
2.昔聞:過去僅是聽說過。
3.吳楚:春秋時二國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壹帶。坼:裂開。這句是說:遼闊的吳楚兩地被洞庭湖壹水分割。
4.乾坤:天地。這句說天水相連,好像整個天地都日夜浮動在蒼茫的湖面上。
5.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多種疾病。有孤舟:唯有孤舟壹葉飄零無定。詩人晚年是在小船上度過的。這句寫的是杜甫生活的實況。
6.戎馬:戰爭。這年秋冬,吐蕃又侵擾隴右、關中壹帶。
7.憑軒:倚著樓欄桿。涕泗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
大歷三年(768)冬十二月,杜甫由江陵、公安壹路又漂泊到嶽陽,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嶽陽樓。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贊;繼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飄泊無定,國家也多災多難,不免悲傷感慨。從總體上看,江山之壯闊與詩人胸襟之悲壯闊大相表裏,故雖悲傷卻不消沈,雖沈郁卻不壓抑。
詩的前半贊嘆洞庭湖的宏偉壯闊,是古往今來寫洞庭湖的名句,與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的名句同為人們傳誦。後半抒情。全詩意境渾厚,氣勢磅礴,雖悲傷卻無頹廢之感。《唐子西文錄》:"過嶽陽樓,觀杜子美詩,不過四十字爾,氣象宏放,涵蓄深遠,殆與洞庭湖爭雄,所謂富哉言乎者。"《苕溪漁隱叢話》引《西清詩話》雲:"洞庭天下壯觀,自昔騷人墨客題之者眾矣,……然未若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則洞庭空曠無際,氣象雄張,如在目前。至讀杜子美詩,則又不然。'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幾雲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