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杜 常《詠華清宮》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麽思想情感?

杜 常《詠華清宮》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麽思想情感?

詠華清宮

杜 常

東別家山十六程,曉來和月到華清。

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入長楊作雨聲。

杜常,生卒年不詳,字正甫,衛州(今河南汲縣)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舉進士,神宗元豐三年(1080)以太常寺官權遣陜西秦、鳳等路提點刑獄公事,徽宗崇寧中拜工部尚書。後以龍圖閣學士身份知河陽軍。《全宋詩》錄其詩四卷又壹句。此詩壹作王建作,王建集無此詩,王建宮詞名氣大,當系附會。

《詠華清宮》,《宋詩紀事》卷二十九作《題華清宮》,前兩句作“東別家山十六程,曉來和月到華清”,保存了較為原始的面貌,而《千家詩》通行本作“行盡江南數十程,曉風殘月入華清”。不符合作者的生活經歷,也與後兩句相矛盾。因為“曉風殘月”是柳永詞《雨霖鈴》中的名句,又與“西風急”重用“風”字,而且“曉風”與“西風”不協調。顯然詩題與詩句均為後人所改。“華清宮”,在今陜西西安市東面的臨潼區驪山北麓,溫泉資源豐富,秦始皇已在此建造宮殿,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詔令在此修建湯泉宮。玄宗天寶六載(747)更明為華清宮。

前兩句寫作者於元豐三年(1080)九月,以太常寺官權遣陜西秦、鳳等路提點刑獄公事,途經驪山特地去遊覽前朝名勝華清宮。“程”指古代驛站(或郵亭等)之間的道路,“十六程”就是指經過了16段這樣的路程。首句寫詩人離別家鄉河南壹路西行到陜西任職,次句寫清晨,詩人就披星戴月地來遊覽華清宮了,可見詩人的心情是多麽迫切。

後兩句寫詩人遊覽華清宮所見所聞所感。“朝元閣”在華清宮內,是華清宮的主要建築,唐人權德輿《朝元閣》詩描寫了它當年的盛況:“繚垣復道上層宵,十月離宮萬國朝。”而詩人所感受到的卻是壹派衰敗的景象:淒厲的西風,吹動著高高的白楊樹,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紛紛飄零。這使我們想起《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中“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所描寫的意境。詩中的“雨聲”在這裏形容風吹樹葉發出的聲音。

這首詩的好處是通過華清宮的變化,寫出了壹個朝代由盛而衰,直至滅亡的過程。這首詩也寫了詩人心情的變化,壹開始詩人懷著種種遐想,迫不及待地趕著去拜訪華清宮,而等到他親臨現場,發現到處都是西風落葉的衰敗景象以後,內心充滿失望情緒也就不言而喻了。本詩僅作客觀描寫,未作任何主觀評價。從華清宮的變化中,我們應當吸取些什麽歷史教訓,確實是值得人們深長思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