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觀遊魚》
繞池閑步看魚遊,
正值兒童弄釣舟。
壹種愛魚心各異,
我來施食爾垂鉤。
賞析:
《觀遊魚》是壹首七言絕句。寫詩人池畔觀魚,有兒童在垂鉤釣魚,有感而發。這兩句是說,愛魚之心人各有異,我愛魚給魚施食,盼他長大;妳卻垂鉤釣魚,為圖己樂。兩種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寫情,對比強烈,極易發人深思,從中引出各種“心各異”的情狀和道理來。於平淡中見新奇,韻味悠長。
--------------------------------------------------------------------------------
詩文解釋
閑下來圍著水池看著水裏的魚自由地遊動,正好遇到小童擺弄釣魚船。壹樣地喜歡魚但是心態卻不壹樣,我來餵食妳卻來垂釣。
詞語解釋
閑步:散步。
詩文賞析
詩人描繪了壹幅生活場景,表現了同時喜歡魚卻采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無奈。
作者簡介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省渭南縣境)人。貞元十五年(七九八)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因直言極諫,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後被召為主客郎中,知制誥。太和年間,任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會昌二年(八四二),以刑部尚書致仕,死時年七十五歲。
杜甫而後,白居易是我國古代壹位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裏,正是安史之亂後各種矛盾沖突急劇發展的時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時期。錯綜復雜的社會現實,在白居易詩中得到了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在唐代詩人中首屈壹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政治諷喻詩;壹是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敘事詩。前者把當時社會病態的癥結所在,幾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筆底。後者則有著曲折離奇、自具首尾的細致的情節描寫,和完整而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語言和音調上又顯得特別得流暢勻稱,優美和諧。這是壹種新型的詩,當時號稱「千字律詩」,流傳極廣,正如宣宗李忱所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壹卷。
如果樓主對白居易的詩文很感興趣的話,可以去/qts/qts_0451.htm
有很多他寫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