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英業平人物介紹

英業平人物介紹

應業平

英業平(1910—1990),小時候愛畫畫,16後專攻山水。初學王師古、王鑒,後學石濤、宋元。

1949之前是新華藝術學院教授。1949後,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部副主任,1960任教於上海美術學院,1983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筆墨淡雅質樸,風格清新明快,畫面生動。6月1988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出版《英業平山水集》、《英業平山水畫冊》;善書法,善隸書。套作詩也清新淡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上海中國畫院畫家。

中文名:英業平。

別名:葉平,葉平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寧海

出生日期:1910年。

死亡日期:1990

職業:中國畫家

主要成就:中國畫山水筆墨淡雅、質樸、清新、明快。

師法自然,博采眾長,自成壹家。

代表作品:《英葉坪山水集》、《英葉坪山水集》、《英葉坪山水畫冊》。

簡歷

應野平,曾用名葉平、葉平,將自己的工作室命名為“傻樓”。男,漢族,浙江寧海人,9月出生,1910。楊繼承了家學,熱愛繪畫。16歲後,專攻山水畫。他從“四王”開始,再追溯到北宋的“元四家”等學派。又推崇師濤以深厚的傳統技藝,深入自然,學習西畫,博采眾長,從宏觀上取其精華,開創了海上畫壇的新路。

1923年到上海,在上海模型廠電工部當學徒,畫銀盾圖案。滿師後,為華福公司作畫,臨摹任伯年和錢惠安的著名人物畫。後入吳昌碩航海博物館、黃、錢壹鐵蜜蜂畫社,轉向山水畫。65438年至0933年任法租界法院書記員。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以賣畫為生,繪畫技藝逐漸提高。1942年在上海大信公司四樓舉辦了第壹次個展,1947年在寧波西藏路舉辦了第二次個展,並出版了應野平畫集,開始在上海發出聲音。

新中國成立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和中國生產者黨。

1949之前是新華藝術學院教授。在上海舉辦過兩次個展,出版了應野平畫集。

1949後,華東美術家協會創作幹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部副主任。1954華東美協成立,專職畫家,次年任上海圖片出版社編輯部副主任。期間曾赴蘇北、福建、舟山等地寫生,作品在《人民日報》、《國畫》等報刊發表。

1960,上海美術學院任教。1972年,他和唐雲畫了巨幅風景畫,掛在上海接待國家元首的宴會廳裏。1983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英業平的創作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借鑒了西方繪畫,既全面又有自己的特色。筆墨淡雅質樸,風格清新明快,畫面生動;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被中國美術館等單位收藏;其中中國畫《瀾滄江》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水墨山水》獲日本“86現代水墨畫展”優秀獎。

1986年4月應邀在東京、大阪等地舉辦個展,出版《英野平山水畫集》。6月1988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

出版了《英業平山水畫系列》、《英業平山水畫集》、《英業平繪畫系列》等其他專集,拍攝了電影教學片《英業平山水畫技法》;善書法,善隸書;套作詩也清新淡雅。生前曾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授,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藝術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上海中國畫院畫家,上海CPPCC會員,上海文史館館員。

應野平古來之後,仍然堅持“筆墨與時俱進”的原則,時代需要精品的創作理念,反復磨練繪畫語言,勤於探索表現形式,融合古今,強化個性,為豐富和完善現代水墨畫的筆墨技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晚年的筆墨趨於厚重、凝練、暢快、蒼勁,擅長以古樸典雅的書法描繪山石、樹木、流泉、村宅,同時又以濃淡多變的筆墨暈染、揉搓。增加物象的粗細和層次感,以塊代點、代線,局部留白、虛化,顯出明暗層次,用色或濃淡,或淡雅,色墨互滲,韻味潛移默化,既有南派山水的清麗,又有北派山水的厚重和自然,作畫,喜寫詩、采詩。

在大阪巡回演出並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後,他的畫作在國內外廣為流傳,成為繼張大千、吳湖帆、傅抱石之後又壹位重量級的現代山水畫大師。

留下的名作廣受中外藏家青睞。據粗略估計,他壹生留下了數百幅有題材的山水畫作品,幾乎涵蓋了新中國各個時期的風雨歷程和崢嶸歲月,堪稱壹部濃縮的、具有代表性的新中國山水畫史。即使從中國美術史的角度來看,英業平也是幾千年來的第壹個。

正如程世發先生所說,新中國成立後,“應野平先生的畫增添了巨大的生命力,畫風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構圖和形式上,擺脫了舊形式的束縛,增添了新的趣味,這是古人的法度所不及的。可以說,傳統之流與自然之源的交匯,讓葉平先生的山水畫煥發了新的光彩。”

藝術評價

風景第壹

應野平,當代著名山水畫家,生於1910,卒於1990。他出生在浙江省寧海縣南門的耶穌堂。他原名應端君。在他清末秀才、時任寧海教育校長的父親影響下,他年輕時臨摹了古書。14歲時,他來到上海當學徒。壹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在藝術學院任教的潘天壽,並逐漸走上了繪畫生涯的道路。

英業平留給後人最大的財富是中國的山水畫。

他對繪畫有壹種非常虔誠的責任感。每當壹個簡單的音符被記錄下來,他帶著墨水,胸中沒有墨水(石疑),我就什麽都忘了。驅使筆墨奔跑的,只有對藝術的忠誠和對生活的無限深情,也就是他有古人所說的“氣”。

這些年來,英業平“師從外教”的深厚積澱,以及創作過程中“師從心學”而演變出的山川,都籠罩著壹種真摯的生活感和藝術感,東坡有句話叫“壹點浩然之氣,千裏快風”,其意境可從老去的畫面看出。他常常憑著壹時的沖動寫作,坦率而誠實,輕松而幸運。胸中有塊,腳底有雲,都有意無意地凝聚在畫面上。

在欣賞英老的山水畫時,如果能對筆、墨、色、水進行細致的考量,收獲會更大。作品崇尚氣勢磅礴,壹氣呵成,充分發揮了水、墨、色只有第壹次落筆才能產生的奇妙效果。水墨的滲透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巖石和山峰在陽光的照射下有強烈的反射,在雲和山中的露水之間有壹種綠色沙子的濃密陰影的氣氛。雲卷雲舒,溪水奔流,靜者堅,動者盼,壹幅自然畫卷混沌。

其實,英老的書法,尤其是隸書的藝術內涵,不亞於山水畫。因為畫家的不同感受,我在落筆的時候,失去了純粹永恒的八法至上的束縛,滲透在山水畫的布局和大氣渲染中,把法漢竹簡作為壹個整體,給欣賞者壹種高貴和歷久彌新的意境感。

北京人民大會堂、國賓館和各地美術館收藏了許多英老的名作,好評如潮。鄰國日本稱贊他為“中國第壹山水畫家”。

無聲繪畫特技

英業平的國畫基本功很紮實,有很多絕活。尤其是他獨壹無二的默畫能力,讓人印象深刻。任何壹幅著名的古畫,只要經過應業平的眼睛,他都能在事後默默畫得壹模壹樣,令同行大為佩服。

但英業平默記、默畫的能力,卻是被學畫的艱難環境所逼。這種獨特的技巧在英業平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學習傳統技法時,識記的能力使他能夠充分掌握各種技法的線條和筆墨的獨特規律;深入的生活讓他的觀察力和辨別力比別人更敏銳,更細致。

那時候因為條件不夠,難得看到好畫,只能當場背下來。默默畫畫不容易。壹開始,他記住了壹筆,忘記了那壹筆,記住了壹座山,忘記了兩棵樹。經過無數次的死記硬背,終於練就了花果山上孫悟空那引人註目的樣子,磨練出了壹副超凡的背誦本領。後來,他看的畫,無論筆法、構圖多麽復雜,只要仔細琢磨,就能背下來,這樣就能準確無誤地背下來,壹絲不茍地再現原貌。

雅俗鑒賞

“中國江南水墨畫第壹人”是日本人對英業平的評價,但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英業平在當代中國畫中的地位。

英業平的畫個性鮮明,很容易從大量作品中挑出他的畫。這種個性的獨特性來源於他的繪畫技巧,也來源於他的繪畫理念。他的技能為思想服務,思想可以適當轉化為技能,兩全其美,使他的頭腦和雙手順暢,傑作不斷重復。

和之前的上海畫家壹樣,英業平也是從傳統入手,經歷了從模仿到創新的繪畫過程。雖然英業平很早就有創新的想法,但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後,他才真正付諸實踐,並開始有所收獲。

應野平出於政治熱情把名字從葉平改成葉平,他改革繪畫的決心受到政治熱情的極大鼓舞。他有意識地將畫筆蘸上新時期的墨色,因為他想創作出表達現實生活內容的繪畫。

要知道傳統水墨畫的創作是壹種學習風格。即便古訓說“讀萬卷書,走萬裏路”,但實際情況是,畫家們依然把目光聚焦在畫面上的書卷氣上,那是壹種遠離塵世的超然精神,是畫家們寄托烏托邦理想的樂園。當習慣了這種情緒和與之相聯系的傳統繪畫技法的應野平面對現實時,他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筆墨習慣,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他走遍了新中國的山山水水和城建工地,用嶄新的筆墨創作了壹大批至今仍充滿時代激情的佳作,引來無數贊譽。

作為都市藝術家和新壹代上海繪畫大師,應野平的繪畫也滲透著現代都市的文化氣息,表現在他對畫面的審美追求、對作品內涵的理想主義寄托和形式上的雅俗共賞傾向。

對唯美的追求,使他的繪畫講求細節的完美和筆墨的豐富完整,包括詩、書、畫的統壹協調。理想主義的寄托讓他愛上了黃山。他不厭其煩地描寫黃山的奇峰怪石,飛雲亂流,把自己完全融為壹體。雅俗共賞的形式,是他將時代與現代都市人的審美巧妙結合的結果。

英業平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古人的深刻意識,就像任伯年畫出了歷代人都能看得懂的人物,英業平把以山水畫為主的國畫請出了書房,走進了大眾。這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繪畫的又壹次革命,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技法的範疇。

善於借鑒

應野萍愛性交友,非常重視友情。他在各行各業都有朋友。在收獲友誼的同時,他和朋友們暢談藝術和繪畫,互相學習。

著名評彈家楊振雄與英業平關系密切。英業平愛聽評彈,尤其是楊振雄的《長生殿》。楊振雄曾回憶說,當時CPPCC有壹個CPPCC俱樂部,每周四是畫家、書法家、碑刻家、藝術家聚會搞活動的時間。每次活動,大家都聊詩畫,隨便寫寫。有時候壹起寫詩畫畫,我也湊熱鬧。時間長了,大家就熟悉了。除了每周四,我和英業平先生還經常互訪。用英業平先生的話來說,我們是文藝的朋友,英業平先生是學詩畫的,他的藝術是用筆墨和宣紙表現的,而我的藝術是用舞臺表現的。我表演的時候,應老師經常是我的座上賓,應野平老師畫畫的時候,我經常背著手看。我對英業平先生說:看畫家畫畫是壹種享受。明明是壹張白紙,轉眼就是高山峽谷。畫家的用筆、構圖、配色、題字對我彈詞的表現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做到精益求精。應野平先生也說過,“聽妳的《長生殿》,可以使畫家對繪畫更感興趣。”他補充說:“文學和藝術彼此相似,可以互相吸收。比如唐朝的張旭看了公孫大娘的劍舞得了野草,等等。”我的墨寶裏有很多應老師留下的條幅和冊頁,但我最愛的還是應老師的扇子。每當我創作或表演時,英業平先生畫中奔放的筆墨和磅礴的氣勢都感染著我,給我聯想,給我借鑒。

喜歡繪畫

應野平熱愛藝術,也熱愛生活,是個有氣質的人。他壹生經歷了很多磨難,越是磨難,越能表現出他的樂觀和堅韌。他有壹次中風,手發抖,拿不住筆。甚至有醫生朋友說,英老師恐怕不能再畫了。然而,在他奇跡般康復後,他不僅頑強地拿起了筆,而且令人驚訝的是,他的藝術變得更加老練和冷靜。

壹位著名記者鄭重與英業平交朋友,曾撰寫出版《英業平年譜》。按照他的寫法,那壹年,突然發現應業平患了食道癌,化療後,反應強烈。他還是不同意,把自己病中寫的幾首詩送給鄭重,說“小病來歇壹歇,故拋筆硯壹會兒,好好遊歷”。這時,人們認為他不能再畫畫了。收到他的詩,我壹本正經地去看他,卻發現墻上掛著應野平的新作,上面寫著“病後試寫”。認真看完,我感到高興:哎呀,英老師又可以握筆了。

本來英業平生病期間生活得很小心,身體壹天天好起來。秋天,幾陣西北風吹來,陽澄湖的螃蟹上市了。雖然“禁忌”已久,但這次“誘惑”了,應野萍禁忌吃了壹只螃蟹,從此癌癥壹發不可收拾。英業平對此事有些後悔,寫了壹首詩鄭重送上:‘天不亡,人皆亡,病從壹蟹起。如果這個身體能返老還童,暫時不要輕言八腳王。”信的結尾有壹段附言:“我不吃螃蟹了,也不再畫螃蟹了。"

然而這壹次疾病再也沒有給他返老還童的機會,他的病情每況愈下。有壹次在他的床前,他壹本正經地說,妳今年八十壹歲了,可以稱之為“九九翁”。他說:我不想當壽星,我只想畫畫。我生病的時候做夢都在畫畫,直到拿不動筆。他相信自己的藝術生命很長,直到生命的盡頭,他還在用筆畫畫。他沒想到會這麽快離開。

藝術成就

題材豐富

作為現代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傑出開拓者和海派藝術的傑出代表,應業平先生踐行了“人無所有,人有所新,人新而特,人特而精”的十六字創作宗旨。在6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秉承“原創性、藝術性、探索性、前瞻性”的美學理念,以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責任感深入工礦區、漁村、工地、工作崗位。他淡泊名利,甘於孤獨,不知疲倦,不願回避艱難險阻。他以敏銳的藝術觸角,緊貼時代脈搏,展現時代精神,傾訴人民心聲,描繪建設成就。創作了大量題材豐富、形式新穎的題材作品,被業內人士譽為紅色經典。

自1954起參加全國美展,包括《鹽撲》、《富春江畔》、《山俯首》、《江讓路》、《千帆迎曉》、《錢山》、《上海的春天》。《富春江》、《童軍望桐廬》、《住在山下僻靜處》、《奇峰與宋秀》在國外和香港展出,並收入畫冊。

反映紅軍長征的作品《大渡河》、《瀘定橋》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描繪祖國錦繡河山、長城內外春色、廬山、黃山的作品現收藏於人民大會堂,《兩萬五千李龍進行曲》、《茶山風光》、《控訴地主》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謳歌時代

英業平認為:“用筆深情。“愛”這個詞經常被人們忽略,不容易說清楚。其實中國畫壹直都是講‘筆感墨趣’的。這裏‘筆’字和‘情’字連在壹起,蘊含著深刻的含義。用筆的感覺來源於表達對象的感覺,也反映了作者的主觀感受。如果作者對表現對象沒有感情,那筆尾也不可能有感情。所以畫畫不僅是靠技巧,更是靠情感。”從舊時代走來的應業平,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壹直處於不惑之年。它迎盛世,觀念更新。不斷湧現的新事物總能引發他的創作激情,用傳統筆墨謳歌時代變遷成為他勤於探索的自覺行動。他走出畫室,深入生活,與人民共命運,思想變了,畫風也變了。

從他數以千計的期數速寫中,不難看出他已經擺脫了舊程序的束縛,筆墨技法日趨成熟和完善。壹些古人從未涉及的題材和壹些現代人視為危險的形式敢為人先,他運用自如,不露豁口。《廣州遊記》中的輸電塔和巨型吊車,《桐廬遊記》中的豐收稻田、農民新居和河岸,《常熟遊記》中新建的廠房,《井岡山遊記》中的敬老院和盤山公路,《黃浦江上的萬噸巨輪》、《蘇州河兩岸的工業區和建築》都刻畫得準確,描寫得生動。

紅色經典

20世紀60年代,英業平創作了大量的毛澤東詩畫,將領袖的深邃詩意與祖國的壯麗山河巧妙地結合在壹起,筆墨豪邁,色彩豐富,氣勢磅礴,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主要作品有《婁山關》,描寫了紅軍毀營、拔寨、破關、克敵制勝的史詩般戰鬥歷程。畫面上,霜林盡染,山高路險,壹名紅軍戰士站在懸崖上吹響行軍號角,浩浩蕩蕩的紅軍隊伍策馬前行,奏響凱歌。精美的淺鋒畫,生動地體現了“雄關鐵如路,今朝始壹步”的大無畏豪氣。

寫於1966的《萬山紅遍》是壹種清高而深遠的手法的結合,山巒重疊,起伏跌宕,直瀉而下,溪水叮叮當當,霜雪覆蓋的森林,盛開如春花,赭紅色,溫潤奪目,虛實相間。

《萬山紅班》作於1965,潑墨形式,筆力遒勁,墨色濃郁,濃墨重彩,感人至深,山路登頂,百舸爭流,氣勢磅礴,實力派,彰顯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內涵。

《登廬山》,取元人之筆法,速寫揉和,壹氣呵成,塗以青綠色,意味十足,以草書題寫毛澤東七律詩,詩、書、畫相得益彰。

《稻浪》這幅畫描繪了農民們在崇山密林下喜氣洋洋地收割新米。稻浪滾滾直入眼簾,富於裝飾趣味,生動地襯托出“我喜歡看萬頃稻浪,各地豪傑都在襯托夕陽”的雋永詩意,內容與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壹。

藝術作品是時代的產物,是社會變遷的“晴雨表”。在應野平的作品中,描寫革命聖地和遺址的題材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光是井岡山就有很多畫。井岡風光以樹為主,遠近錯落,濃墨重彩。遠處紅頂建築與青綠色調的對比十分強烈,山中的古跡巍峨高聳,凝聚著人們對艱苦歲月中艱苦奮鬥的深刻記憶。其他作品如馬爽石、朱砂沖、黃洋界、茨坪新貌等,或有景有韻,或寫實或藝術,技法多樣,效果奇妙。

應野平曾朗誦過《情真意切春深》這首詩,欣賞過他的作品《毛主席故居》,能深切感受到它的豐富意蘊。明媚的春光中,前去瞻仰的人們依次進入,遐想著。故居前的池塘,春波蕩漾,青松遠山,生意盎然,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如此真摯的紅色經典作品,堪比北方同樣以紅色經典畫作聞名的大師李可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