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總持閣》——唐代岑參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
譯文: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
2、《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代韓愈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譯文:陰雲籠罩著秦嶺家鄉可在何處?大雪擁塞藍關馬兒不肯前行。
3、《藍橋驛見元九詩》——唐代白居易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譯文: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妳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
4、《秦嶺雲屏》——唐代淡文遠
屏峙青山翠色新,晴嵐壹帶橫斜曛。
尋幽遠出潼川上,幾處煙村鎖白雲。
譯文:彩雲象屏內壹樣直豎著,秦嶺更加蒼翠清新,天氣放晴,雲氣如帶,橫抹著夕陽的彩霞。尋求美景不辭遠路奔波,來到潼洛川上,但見村落煙霧飄渺,處在白雲之中。
5、《次韻蔡瞻明秋園五絕句》——宋代洪適
政恐淇園修竹勁,不如秦嶺老松堅。
譯文:雖擁有仁德美行,但難以實現,因為與秦嶺松的長久相比,其難以相匹。
2.求關於“秦嶺”的古詩句和古文句子1、《藍橋驛見元九詩》唐代:白居易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翻譯: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妳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
2、《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代:韓愈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翻譯:雲彩橫出於南山,我的家在哪裏?在白雪厚積的藍田關外,馬也停住腳步。
3、《登總持閣》唐代:岑參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
翻譯: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
4、《次韻蔡瞻明秋園五絕句》宋代:洪適
政恐淇園修竹勁,不如秦嶺老松堅。
翻譯:雖擁有仁德美行,但難以實現,因為與秦嶺松的長久相比,其難以相匹。
5、《別李郎中》唐代:薛濤
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淒涼。
翻譯:梧桐花落鳳凰飛走,想登上秦嶺卻更覺淒涼。
3.形容秦嶺的詩句孟浩然《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試登秦嶺望秦川,遙憶青門春可憐。仲月送君從此去,瓜時須及邵平田。
白居易《初貶官過望秦嶺》:草草辭家憂後事,遲遲去國問前途。望秦嶺上回頭立,無限秋風吹白須。
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薛濤《別李郎中》: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淒涼。安仁縱有詩將賦,壹半音詞雜悼亡。
李嘉佑《登秦嶺》: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漢闕青門遠,高山藍水流。三湘遷客去,九陌故人遊。從此辭鄉淚,雙垂不復收。
杜甫《閬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聞道王喬舄,名因太史傳。如何碧雞使,把詔紫微天。秦嶺愁回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汙雜,吾舅意淒然。
司空曙《登秦嶺》:南登秦嶺頭,回首始堪憂。漢闕青門遠,商山藍水流。三湘遷客去,九陌故人遊。從此思鄉淚,雙垂不復收。
白居易《送武士曹歸蜀》:花落鳥嚶嚶,南歸稱野情。月宜秦嶺宿,春好蜀江行。鄉路通雲棧,郊扉近錦城。烏臺陟岡送,人羨別時榮。
4.關於秦嶺的古詩1,《藍橋驛見元九詩》唐代:白居易
原文: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白話文釋義: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妳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每到達壹個驛站我都要首先下馬,沿墻繞柱東看西樵尋找妳的題詩。
2,《登總持閣》唐代:岑參
原文:高閣逼諸天,登臨近日邊。晴開萬井樹,愁看五陵煙。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凈理,常願奉金仙。
白話文釋義:總持閣高峻直逼雲天,登上樓閣好像靠近日邊。晴天俯視,萬井之樹盡收眼底,五陵煙霧迷茫動人愁思。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早知佛教教清凈之理,希望經常侍奉佛像。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代:韓愈
原文: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白話文釋義:壹篇諫書早晨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陽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雲彩橫出於南山,我的家在哪裏?在白雪厚積的藍田關外,馬也停住腳步。知道妳遠道而來定會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邊收殮我的屍骨。
4,《望秦川》唐代:李頎
原文: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遠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客有歸歟嘆,淒其霜露濃。
白話文釋義:回頭東望離秦川已經很遠了,太陽從東峰上冉冉升起。天氣晴朗,遠處的山水明潔清凈,可清清楚楚地看見;長安城蜿蜒曲折,重重疊疊宏偉壯麗。秋風吹起,家家戶戶的竹林颯颯作響,五陵壹帶的松林蒙上壹層寒冷的色彩。我有歸去的感嘆,這裏霜寒露冷,還是回去吧。
5,《駱谷晚望》唐代:韓琮
原文:秦川如畫渭如絲,去國還家壹望時。公子王孫莫來好,嶺花多是斷腸枝。
白話文釋義:遼闊的秦川沃野千裏,風景如畫,浩浩蕩蕩的渭水如綿長的細絲壹般穿越三秦。這美麗的風景畫是我在歸鄉途中壹望所見的。這次不如不回來啊,懷著這種屈辱的心情回家,仿佛那山嶺上的花草都枝枝使人斷腸。
5.求關於“秦嶺”的古詩句和古文句子1.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譯文:壹篇諫書早晨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陽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
雲彩橫出於南山,我的家在哪裏?在白雪厚積的藍田關外,馬也停住腳步。知道妳遠道而來定會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邊收殮我的屍骨。
2.唐·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譯文: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妳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每到達壹個驛站我都要首先下馬,沿墻繞柱東看西樵尋找妳的題詩。
3.唐·岑參《登總持閣》高閣逼諸天,登臨近日邊。晴開萬井樹,愁看五陵煙。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凈理,常願奉金仙。
譯文:總持閣高峻直逼雲天,登上樓閣好像靠近日邊。晴天俯視,萬井之樹盡收眼底,五陵煙霧迷茫動人愁思。
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早知佛教教清凈之理,希望經常侍奉佛像。
4.唐·白居易《初貶官過望秦嶺》草草辭家憂後事,遲遲去國問前途。望秦嶺上回頭立,無限秋風吹白須。
譯文:匆匆忙忙離開家,既擔憂家務事無人料理,又憂慮家國大事。離開京城時行路進程十分遲緩,不知該如何去江州,不知未來會如何。
立於秦嶺上回頭眺望,只有無限秋風吹起我蒼白的胡須。5.漢·班固《西都賦》於是睎秦嶺,睋北阜,挾酆灞,據龍首。
譯文:不久,就能眺望秦嶺和北阜,依傍酆灞,占據龍首。
6.歌頌秦嶺的詩句歌頌秦嶺的詩句:
1、《藍橋驛見元九詩》
唐代:白居易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譯文:
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妳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
每到達壹個驛站我都要首先下馬,沿墻繞柱東看西樵尋找妳的題詩。
2、《登總持閣》
唐代:岑參
高閣逼諸天,登臨近日邊。晴開萬井樹,愁看五陵煙。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凈理,常願奉金仙。
譯文:
總持閣高峻直逼雲天,登上樓閣好像靠近日邊。晴天俯視,萬井之樹盡收眼底,五陵煙霧迷茫動人愁思。
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早知佛教教清凈之理,希望經常侍奉佛像。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代:韓愈
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譯文:
早晨我把壹封諫書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洲。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
回頭望長安,看到的只是浮雲隔斷的終南山,家又在哪裏?立馬藍關,積雪擁塞,連馬也踟躕不前。我知妳遠道而來應知道我此去兇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氣彌漫的江流邊把我的屍骨收清。
擴展資料:
1、《藍橋驛見元九詩》寫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元稹自唐州奉召還京,春風得意,道經藍橋驛,在驛亭壁上留下壹首《留呈夢得子厚致用》的七言律詩。八個月後,白居易自長安貶江州,滿懷失意,經過這裏,讀到了元稹這首律詩。,白居易感慨萬千地寫下這首絕句《藍橋驛見元九詩》。
2、《登總持閣》寫作背景:
詩裏的高閣是總持寺裏的建築,因為它實在是太高了,所以被岑參寫在了詩裏。詩的邏輯依然是先寫景色然後在結尾處加上個人感謂。壹、二句以誇張手法來表現總持寺閣高聳入雲的勢態,中間四句寫在閣上遠眺的所見。
全詩很好理解,就是寫壹座高閣,只是在最後點出了這座高閣的作用,是出家人用來修行的佛家建築。這個結尾內涵還是很多的,不但說明了總持閣的作用,地理位置,還概括了它的環境特點,即清凈高遠。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寫作背景:
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後又遭被貶,情緒十分低落。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裏之遙。
韓愈只身壹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這首詩。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藍橋驛見元九詩
搜狗百科——登總持閣
搜狗百科——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7.有關秦嶺的詩句《左遷至藍關侄孫湘》
年代: 唐 作者: 韓愈
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朝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華清宮》
年代: 唐 作者: 張繼
天寶承平奈樂何,華清宮殿郁嵯峨。
朝元閣峻臨秦嶺,羯鼓樓高俯渭河。
玉樹長飄雲外曲,霓裳閑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溫泉水,嗚咽聲中感慨多。
8.秦嶺的詩~~~初貶官過望秦嶺 唐白居易 草草辭家憂後事,遲遲去國問前途。
望秦嶺上回頭立,無限秋風吹白須。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登秦嶺作,時陷賊歸國 唐儲光羲 朝出猛獸林,躨跜登高峰。
僮仆履雲霧,隨我行太空。羲和舒靈暉,倏忽西極通。
回首望涇渭,隱隱如長虹。九逵合蒼蕪,五陵遙瞳蒙。
鹿遊大明殿,霧濕華清宮。網羅蠛蠓時,顧齒熊羆鋒。
失途走江漢,不能有其功。氣逐招搖星,魂隨閶闔風。
惟言宇宙清,復使車書同。林木被繁霜,合沓連山紅。
鵬鶚勵羽翼,俯視荊棘叢。誓將食鶬鸮,然後歸崆峒。
登秦嶺 唐李嘉佑 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漢闕青門遠,高山藍水流。
三湘行客去,九陌故人遊。從此辭鄉淚,雙垂不復收。
過秦嶺 唐孟貫 古今傳此嶺,高下勢崢嶸。安得青山路,化為平地行。
蒼苔留虎跡,碧樹障溪聲。欲過壹回首,踟躕無限情。
題秦嶺 唐歐陽詹 南下斯須隔帝鄉,北行壹步掩南方。悠悠煙景兩邊意,蜀客秦人各斷腸。
登秦嶺半巖遇雨 唐錢起 屏翳忽騰氣,浮陽慘無暉。千峰掛飛雨,百尺搖翠微。
震電閃雲徑,奔流翻石磯。倚巖假松蓋,臨水羨荷衣。
不得采苓去,空思乘月歸。且憐東臯上,水色侵荊扉。
登秦嶺 唐司空曙 南登秦嶺頭,回首始堪憂。漢闕青門遠,商山藍水流。
三湘遷客去,九陌故人遊。從此思鄉淚,雙垂不復收。
9.描寫“秦嶺”的詩句有哪些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釋義:雲彩橫出於南山,我的家在哪裏?在白雪厚積的藍田關外,馬也停住腳步。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釋義: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妳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政恐淇園修竹勁,不如秦嶺老松堅。
——洪適《次韻蔡瞻明秋園五絕句》釋義:雖擁有仁德美行,但難以實現,因為與秦嶺松的長久相比,其難以相匹。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
——岑參《登總持閣》釋義: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
——李嘉祐《登秦嶺》釋義:去南邊登山秦嶺,回頭看腳下的路始終憂愁。古今傳此嶺,高下勢崢嶸。
——孟貫《過秦嶺》釋義:古代相傳這座山,居高臨下氣勢磅礴。峻嶺登臨最上層,飛埃漠漠草棱棱。
—— 汪元量《秦嶺》釋義:巍峨的高峰登上了最頂端,飛塵和草原都變得渺小。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淒涼。
——薛濤《別李郎中》釋義:梧桐花落鳳凰飛走,想登上秦嶺卻更覺淒涼。秦嶺巉巉列萬峰,晚嵐渾欲滴晴空。
——文同《北樓晚晴望秦嶺》釋義:秦嶺巍峨高過其他山峰,晚上的山巒似是能直沖晴空。試登秦嶺望秦川,遙憶青門春可憐。
——孟浩然《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釋義:想登上秦嶺壹望秦川大地,回憶青州的春天美麗的樣子。
10.白居易在什麽地方寫的長恨歌,他在什麽地方做過縣令,描述秦嶺的詩長恨歌》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創作的壹首長篇敘事詩,描述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楊貴妃聰穎美貌,又通曉音律、能歌善舞,與唐明皇有過壹段神仙眷屬般的日子。範陽掀起的戰火驚醒了二人的美夢,楊貴妃隨唐玄宗逃至馬嵬驛後,被迫自繹而死。 但是,民間始終有壹種說法認為,當時的禁軍將領陳玄禮惜貴妃貌美,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所以白詩後段有上天入地求之壹說。
雖然歷來對此詩的正宗解法是:對唐玄宗時期的政治腐敗現象有所不滿和諷刺,但作者畢竟對這君王中難得的壹段真情故事寄以同情和推崇,所以全詩充滿著壹種浪漫主義愛情氣息,再加上作者優美的文筆,不免令人讀之扼腕嘆息、渾忘此諷刺之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