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中。
《風箏》唐 鮑溶
何響與天通,瑤箏掛望中。
彩弦非觸指,錦瑟忽聞風。
雁柱虛連勢,鸞歌且墜空。
夜和霜擊磬,晴引鳳歸桐。
幽咽誰生怨,清泠自匪躬。
秦姬收寶匣,搔首不成功。
《風箏》唐 司空曙
高風吹玉柱,萬籟忽齊飄。
颯樹遲難度,縈空細漸銷。
松泉鹿門夜,笙鶴洛濱朝。
坐與真僧聽,支頤向寂寥。
《村居》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懷濰縣》宋 鄭板橋
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
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像蝴蝶鬥春歸。
《觀村童戲溪上》宋 陸遊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