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疫情過後當摘下口罩的那壹刻,請別忘了這件事

疫情過後當摘下口罩的那壹刻,請別忘了這件事

2020年的春節,壹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了我們。這場意外的災難就像壹陣突起的大風壹樣,瞬間把我們推搡到了危險的境地。

幸運的是,在經歷了2個月魔幻主義的混亂與鬥爭後,我們的生活漸漸開始回歸正軌,馬路上也開始有了小攤販的煙火氣息。

現實中的疫情還未敲響結束的鐘聲,我在家讀完了《鼠疫》。這本書的最後,有這樣壹段被喧囂淹沒的文字揪住了我的心。

“於是親人們緊緊依偎著回到家裏,他們已無暇瞻顧外面的世界,只沈醉在戰勝鼠疫的表面現象裏,他們忘記了所有的苦難,也忘記了還有同車到達的人沒有找到親人,正準備回家核實長期杳無音信在他們心裏引起的恐懼。”

“這些人——母親、夫妻、妻子、情人——如今已沒有歡樂可言,因為他們的親人已散落在無名的墓坑裏,或混融在大堆的骨灰裏,無法辨認,對他們來說,鼠疫依然沒有過去”。

人是容易遺忘動物。

當我們摘下口罩的那壹天,以及此後的每壹個日夜裏,是否還會記得2020年的開端,我們經歷了什麽?失去了什麽?又得到了什麽?

1. 銘記那些已經離開我們的人

2020年當很多人還未來得及施展拳腳時,有些人卻匆匆離開了我們,沒能等到春天的腳步。

2020年2月20日晚,武漢市江夏區的壹名醫生,29歲的彭銀華,在抗擊疫情的壹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死亡。就這樣,他年輕鮮活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9歲。

這個比我還小1歲的弟弟,原本計劃利用春節舉辦婚禮。但疫情來臨,他選擇推遲婚期,走上抗擊疫情的壹線。

這個春節原本即將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可為了與疫情抗戰,他永遠錯失了婚禮,帶著對未婚妻的遺憾,離開了這個即將明媚的世界。

有壹天,當我們能夠再次見到想見的人,做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東西,享受著這個世界最平凡卻又最珍貴的幸福時,能否記得有這樣壹位年輕的醫生,為了我們,已長眠於塵土中。

而他也僅僅是很多英雄中的壹個,醫生、護士、警察、防疫工作人員……每個人的逝去就是壹個家庭的破碎,那是多少父母、妻子、兒女的心碎與絕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還有3000多名患者離世,他們在病房裏無聲無息地告別了這個世界。

當親人相擁,喜極而泣時,這3000多個家庭只能默默流淚,病毒沒打壹聲招呼就狠心地帶走了他們的摯愛,有些人的再見就這樣成了再也不見。

新聞裏每日播報的數字,對我們而言也許只是數據,我們關心的只是數量的增長或是減少,而這數字中的每壹個1都代表了壹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網友有句話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我們只是被困在了家裏,而有些人卻被困在了2020年”。

2.銘記那些歷經風雪的人

今年2月14日,壹場風雪突襲了河北承德,氣溫驟降。當天的壹段視頻火了,故事的主角是壹位在風雪中仍堅守防疫壹線的看門人。

這位大爺戴著口罩,雙手縮進大衣袖口,蜷縮在疫情檢查站,天上飄著鵝毛大雪,老大爺的棉帽子、軍大衣以及旁邊的桌子上,也都已積起了厚厚的壹層雪。

這是這場戰“疫”中很多平凡人的縮影。

山東壽光壹位司機開著重卡往武漢運送蔬菜,記者問他,“這次去武漢家裏人怎麽看?”

他手裏拿著煎餅,淳樸地笑著說,“都挺高興的,都挺支持的。因為沒錢可以出力是吧”。

就是這樣壹句樸實無華的話,觸動了很多人的心,也代表了很多像他壹樣平凡樸實而又渴望發光發熱的普通人的心聲。

有人說,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司機、清潔工、快遞員、小區保安……的重要性。其實他們這樣壹群人就像我們每天呼吸的新鮮空氣壹樣,壹直不可或缺,卻並不總受重視。

這場疫情過後,他們又會再次淹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悄無聲息地穿梭在每壹座城市與鄉村的角角落落。

他們還是他們,但我們是否可以變得不太壹樣,不再漠視他們的勞動,不再苛責他們的工作,不再嫌棄他們粗糙的雙手、風吹日曬的臉龐以及沾滿塵土的衣服。

3.銘記那些國家最艱難的時刻

這是壹次災難,也是壹次教訓。

年輕的我們,也許這壹次才親身地、真切地、刻骨地明白,國家對我們意味著什麽。

我們這壹代人,其實活得很幸福,卻總不這麽認為。

小時候,大都衣食無憂,有些人還能錦衣玉食;少年時,最大的煩惱可能就是每天早起去學校,然後坐在幹凈的桌椅旁熬過打盹的時光;成年後,父母為我們張羅工作、買房、買車、結婚、帶孩子……

我們總以為社會本該如此,卻忘了100年前我們的先輩在動蕩混亂的中國怎樣求獨立謀自強,50年前我們的父輩又是如何在經濟落後的中國求生存謀發展。

我們抱怨工作難找,社會不公,房價昂貴,地鐵擁擠,各種效率低下......

可我們從不問問自己,為這個社會、為我們的國家可曾添過壹磚半瓦?

我們忘了,我們的國家其實也是壹個還在成長的孩子。當疫情來臨,十幾億人都用熱切焦灼的眼神望著他時,他從不向我們抱怨,也從不展示自己的脆弱,只是用行動給予我們最大的安全感。

他迅速協調資源,快速籌建雷神山、火神山醫院;

他迅速征調人員,從全國各地派遣4萬余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他迅速調配物資,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用品源源不斷

......

我的母親,壹位近60歲的農婦,有壹天對我說,“國家太難了,經濟受影響,還要花那麽多錢。”

壹個普通農婦都能想到的問題,為什麽我這個受過20多年教育的年輕人卻從未心疼過自己的國家。

因為我們的父輩與國家壹同長大,他們壹起歷經過無數低谷與艱難的時刻,而我們這壹代卻只享受了他最幸福安寧的時刻。

有壹天,當我們摘下口罩,熟悉的想念的喧囂又回來時,請對我們的國家多壹些寬容與愛,因為他在努力,我們也應該和他壹起努力。正如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壹段話:

“妳所站立的地方,正是妳的中國;妳怎麽樣,中國便怎麽樣;妳是什麽,中國便是什麽;妳若光明,中國便不黑暗”,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壹分熱,發壹分光,就像螢火蟲壹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壹點光,不必等候火炬。此後如果沒有火炬,我們便是唯壹的光。”

魯迅說, 人們因為能忘卻,所以自己能漸漸的脫離了受過的苦痛,也因為能忘卻,所以照樣得再犯前人的錯誤。

願這場疫情過後,我們能忘記該忘記,銘記該銘記。

徒步看天下主題征文——疫情過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