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細數李師師的風流軼事

細數李師師的風流軼事

人間有味俱嘗遍,只許楊梅壹點酸。?這是北宋徽宗筆下的詩句。說起來,宋徽宗趙佶壹生生性輕浮,除了愛好花木竹石、鳥獸蟲魚、釧鼎書畫、神仙道教外,還嗜好女色如命,後來更是終日沈湎其中,放浪形骸,不能自拔。宋徽宗的後宮中妃嬪如雲,數量驚人,史書記載有?三千粉黛,八百煙嬌?。但是與這些妃子日夜纏綿,朝夕相擁,再美味的佳肴吃多了也會膩煩,再綺麗的景致也有看夠的時候、

 有壹天,他下朝後閑得無聊,在壹個團扇上提筆寫了?選飯朝來不喜餐,禦廚空費八珍盤?十四個字,忽然覺得文思枯竭,便宣召壹位翰林學士前來續後面詩句。那位翰林學士特別會揣摩宋徽宗的心思,就續了?人間有味俱嘗遍,只許楊梅壹點酸?的詩句。其中的`?壹點酸?指的就是當時名滿京師的青樓歌妓李師師。

 李師師,北宋末年汴京名妓。四歲時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取名李師師。長大成人的李師師氣質優雅,風情萬種,歌舞彈唱,無所不精;琴棋書畫,了然於胸。也許由於童年淒涼的生活在李師師心裏刻上了深深的烙印,成名之後,她給人的感覺始終總是淡淡的憂傷,她喜歡淒婉清涼的詩詞,愛唱哀怨纏綿的曲子,常常穿著乳白色的衣衫,輕描淡妝,這壹切都構成了壹種?冷美人?的基調,反而更加迷人萬分。壹時?冷美人?李師師名滿京城。

 宋徽宗對李師師的美名早就有所耳聞,壹日便穿了文人的衣服,乘著小轎找到李師師處,自稱殿試秀才趙乙,求見李師師,終於目睹了李師師的芳容:鬢鴉凝翠,鬟鳳涵青,秋水為神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徽宗聽著師師執板唱詞,看著師師和樂曼舞,幾杯美酒下肚,已經神魂顛倒,便去擁了李師師同入羅幃。這壹夜枕席繾綣,比那妃嬪當夕時,情致加倍。李師師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可惜情長宵短,轉瞬天明,徽宗沒奈何,只好披衣起床,與李師師約會後期,依依不舍而別。

 從此以後,宋徽宗就經常光顧李師師的青樓。李師師也不敢招待外客。有權勢的王公貴族也只能回避三舍,她的青樓門前已是冷落車馬稀,但有壹人李師師自己不能割舍,他就是稅監周邦彥。周邦彥也是壹名才子,他風雅絕倫,博涉百家,並且能按譜制曲,所做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是當時的大詞人。有壹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彥趁機幽會李師師。二人正耳鬢廝磨之際,忽報聖駕前來,周邦彥壹時無處藏身,只好匆忙躲到床鋪底下。

 宋徽宗坐下後,就送給李師師壹個從江南用快馬送到新鮮橙子,與她邊吃邊調情。這天由於徽宗身體沒全好,才沒留宿。徽宗走後,周邦彥填了壹首詞《少年遊?感舊》譏諷:?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這首詞將宋徽宗青樓風流的細節傳神地表現出來。

 後來宋徽宗痊愈,再找李師師宴飲,李師師壹時忘情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宋徽宗問是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話壹出口就後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彥也壹定在屋內。臉色驟變,他不禁惱羞成怒,第二天上朝時,就讓蔡京以收稅不足額為由,將周邦彥罷官免職押出京城。李師師冒風雪為周送行,並將他譜的壹首《蘭陵王》唱給宋徽宗聽。李師師壹邊唱,壹邊流淚,特別是唱到?酒趁哀弦,燈映離席?時,幾乎是泣不成聲。宋徽宗也覺得太過嚴厲了,就又把周邦彥宣了回來,任命他為管音樂的大晟府樂正。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從此以後,宋徽宗只覺得後宮的那些嬪妃沒有壹個比得上李師師的萬種風情,因此時時刻刻都想念宮外青樓的李師師。

 自從接待了宋徽宗,李師師的院子大興土木,那紫雲青寓已變成壹座美奐美侖的華樓,樓成之日,宋徽宗親題?醉杏樓?三字為樓額。那瘦金體字,古今壹家,格外醒目,又用他獨特的工筆畫技,畫壹幅?百駿朝陽圖?掛在李師師接客的客廳中。

 靖康之難後,宋徽宗、宋欽宗先後做了俘虜。南宋建都臨安,李師師輾轉流落在湖廣壹帶,因生計艱難,不得已重操舊業。備受折磨的李師師已容顏憔悴,心緒蕭然,賣唱度日。當地官員慕其盛名,常邀她參加宴會。有壹次,她在宴會唱出壹曲。曲中唱道:?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遇湖湘;縷衫檀板無顏色,壹曲當年動帝王。?此曲悲涼淒婉,從中不難聽出,這位曾經名滿京城的壹代名妓對過去?壹曲當年動帝王?的風流韻事深懷無限的眷戀。後世有人嘆曰:?芳跡依稀記汴梁,當年韻事久傳揚;紫宮有道通香窟,紅粉多情戀上皇。孰料胡兒驅鐵馬,竟教佳麗死紅羊;靖康奇恥誰為雪,黃河滔滔萬古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