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兒》宋代: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白話文釋義:原本知道死去之後就什麽也沒有了,只是悲哀沒有見到國家統壹。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壹天時,妳們舉行家祭時不要忘了告訴我!
2,《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白話文釋義: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3,《示子聿》宋代:陸遊
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
怪奇也間出,如石漱湍瀨。數仞李杜墻,常恨欠領會。
元白才倚門,溫李真自鄶。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味。
詩為六藝壹,豈用資狡儈。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白話文釋義:我當初學習寫詩時,只是追求文辭的華麗,並不懂得寫詩的道理。到中年以後,稍微悟出了壹些寫詩的訣竅,漸漸擴大了自己的視野。寫詩時,還常常出現壹些奇險的詩句,就像急流流過石灘壹樣。
我曾認真學習李白、杜甫的詩,其意境相當深邃;我很難理解得深透,為此我深深自責。詩人元稹、白居易也只剛剛懂得壹點李杜詩的意境,像溫庭筠、李商隱這樣壹些詩人則更不成了。這些詩人都下了極大的功夫,也都未達到詩家最高境界。詩歌為“六藝”之壹,絕可能靠僥幸取巧而成功。妳要打算學習詩歌創作的話,要下相當大的功夫才成。
4,《示兒禮》宋代:陸遊
燕居侍立出扶行,見汝成童我眼明。
但使鄉閭稱善士,布衣未必愧公聊。
白話文釋義:詩人看到兒子們在家內家外都能精心照料他,很懂事,快要長大成人了。從兒子們身上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從心底裏感到高興,覺得眼睛好像也明亮多了。他告誡兒子說,但願妳化長大以後能讓鄉親們稱贊妳們是有道德的好人,即或是當壹個普通老百姓,與那些高官顯爵相比,也是無愧的。
5,《示兒》宋代:陸遊
聞義貴能徙,見賢思與齊。
食嘗甘脫粟,起不待雞鳴。
蕭索園官菜,酸寒太學齏。
時時語兒子,未用厭鋤犁。
白話文釋義:理解了公正合宜的道理,能夠用來對照自己的言行,適應正義;人不可能生來即賢,要緊的是看到賢德的人和事,能夠自覺地去學習看齊。我們每天三餐能夠吃到新鮮甘美的糧食,全靠自己每天清晨雞不叫就起床下地勞動。
在冷冷清清的萊園裏種植蔬菜,整天和姜、蒜、韭萊之類打交道,這對於壹個讀書人來說,似乎是有點太寒酸了。但是,我卻不以為然,我還是要語重心長地告誡妳們說,千萬不能厭惡務農這件事啊!
6,《送子龍赴吉州椽》宋代:陸遊
汝為吉州吏,但飲吉州水;
壹錢亦分明,誰能肆饞毀;
聚俸嫁阿惜,擇士教元禮。
我食可自營,勿用念甘旨;
衣穿聽露肘,履破從見指;
出門雖被嘲,歸舍卻睡美。
白話文釋義:妳是吉州的官吏,喝的是吉州的水,要為吉州百姓做好事。在金錢的問題上,哪怕是壹個錢,也要公私分明,自身清白廉潔,旁人就沒有理由說妳的壞話。
平時要省吃儉用,用自己積攢下來的錢陪嫁女兒,用自己掙的錢請品德高尚的教師教導自己的兒子。我雖然已經老了,但壹切尚可以自理,吃飯問題,妳不用惦念;衣服、鞋子破了,出門雖會被人嘲笑,但我卻不在乎,回家後仍然可以心安理得地美美地睡覺。
7,《送子龍赴吉州椽》宋代:陸遊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鄉裏,
豈惟能文辭,實亦堅操履;
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
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
白話文釋義:當地的陳希周,我與他及他的父親過去都有交往;杜敬叔和我是同鄉,我在山陰時曾應他的請求給他寫過詩。此二人善於寫詩做文章,很有學問,且正直廉介,品行高尚。妳要和他們***同切磋學問,不斷增長、積累自己的知識。壹個人要達到仁義的思想境界,成為有道德的人,必須躬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