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飲酒之風日盛。生來嗜酒的朱元璋得天下後不久,壹改之前行軍時對酒的禁令,並下令在南京城內外建酒樓十余座。
同時,因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慷慨解囊,大舉修築京都城墻,並從全國征集工匠逾10萬之眾,設十八坊於城內,這十八坊中包括白酒坊及其後的糟坊。後猶嫌不足,又增設糟坊,南京後世仍有糟坊巷的存留。
白酒坊由沈萬三親自操持,為半官方性質的大型工坊。這是壹座專用於釀造蒸餾酒的工坊,也就是制造與後世相近的白酒。白酒坊的設立,和之前已有的宮廷釀造不同,它以皇帝指派工程而彪炳於史。
這壹時期,南京的官營酒樓、酒肆比比皆是。起初,官營酒樓的主營對象被規定是四方往來商賈,壹般百姓難以問津。到明代中後期,飲酒之風開始盛行於各階層之中。
富貴之家自不必說,普通人家以酒待客也成慣俗,甚至無客也常飲,故有“貧人負擔之徒,妻多好飾,夜必飲酒”之說。至於文人雅集,無論吟詩論文,還是談藝賞景,更是無酒不成會。
明代南京官營酒樓鼎盛期間,酒的品類可謂相當豐富,按照釀造者的不同,大致可分以下4種:壹是宮廷中由酒醋面局、禦酒房、禦茶房所監釀之大內酒;二是光祿寺按照大內之方所釀造之內法酒;三是士大夫家的家釀;四是民間市肆釀制之酒。
宮廷所用之酒多由太監監造,其主要品種有滿殿香、秋露白、荷花蕊、佛手湯、桂花醞、竹葉青等,其名色多達六七十種。
明代洪武年間開始允許私營釀酒業的存在,許多品質優秀的黃酒如雨後春筍般呈現在世人面前。明代,後世眾多知名黃酒開始發端,呈現出“百酒齊放”之異彩。
金壇封缸酒始於明代,據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曾駐蹕金壇顧龍山,當地百姓獻上以糯米釀造的酒,這種酒就是封缸酒的雛形。朱元璋飲後大悅,於是命當地官員將飲剩的酒密封埋入地下。
若幹年後,朱元璋消滅群雄,登基為帝,金壇當地官員將當年飲剩的酒進貢給朱元璋。經過埋地密封多年的酒更加甘醇,朱元璋遂為之命名“封缸酒”,並列為貢酒,又稱“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