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閔子騫兄弟兩人,母卒,其父更娶,復生二子。子騫為其父禦,失轡,父持其手,寒,衣甚單。父歸,呼其後母兒,持其手,溫,衣甚厚。即謂婦曰:“吾所以娶汝,乃為吾子,今汝欺我,寒兒,汝去無留。”子騫前曰:“母在,壹子寒;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後母亦悔之。
譯文:
閔子騫兄弟***二人,母親死後,他們的父親又娶了壹個繼母,繼母又生了兩個兒子。閔子騫給他的父親駕馬,丟失了馬的轡頭,他的父親握著他的手,發覺他的手很冷,穿的衣服也很單薄。父親回去後,把後母生的兒子叫來,握住他的手,手是溫暖的,穿的衣也很厚。就對妻子說:“我娶妳的原因,是為了我的兒子,現在妳欺騙我,讓我的兒子受冷,妳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子騫上前說:“如果母親留在我家,就只有我壹個兒子受寒;如果母親離我們而去,四個兒子就都會受寒啊。”他的父親壹句話也不說,沈默了好久,而他的後母也很後悔自己的做法。
2. 閔子騫孝順文言文閔子騫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孝悌之道,其為人之本與。孝悌是做人的基礎,閔子騫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都做到位了。
子騫對後母並不記恨,反而有些同情後母,小子騫覺的不能因為這麽壹件小事就休掉後母,於是他跪下來對自己的父親說:“父親,請妳不要趕後母走,因為畢竟還有兩個小弟弟呀!有
母親
在的時候,只有我壹個人寒冷,如果母親走了,我和兩個弟弟都會挨餓受凍的。(母在壹子寒,母去三子單)”
在這種情形之下,閔子騫至誠的孝心絲毫不減,而且還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樂。這壹分真誠讓他的父親息怒,這壹分真誠也讓他的後母生起慚愧之心。閔子騫這分真誠的孝心轉化了家庭的惡緣,致使家庭從此幸福和樂。所以,“親憎我,孝方賢”。我們時時處處想著“德未修”,所以"感未至”,真誠就能永不忘失,能時時提起關照。
3. 關於孝順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釋 (有分加喔東漢陸績,字公紀。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裏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臥冰求鯉
原文
晉王祥,字休征。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譯文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4. 子曰賢哉,閔子騫回答:不是論語的原文,這句話論語中的原文是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翻譯: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呀!人們對於他的父母兄弟稱贊他的話,沒有什麽異議。”
出處:出自春秋時期孔子及其弟子所著《論語》的《先進篇》。
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白話譯文:
孔子說:“顏回不是對我有幫助的人,他對我說的話沒有不心悅誠服的。”
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呀!人們對於他的父母兄弟稱贊他的話,沒有什麽異議。”
南容反復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為也。”的詩句。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
季康子問孔子:“妳的學生中誰是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壹個叫顏回的學生很好學,不幸短命死了。現在再也沒有像他那樣的了。”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
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壹,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壹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5. 閔子騫挽留後母 譯文譯文:
閔子騫兩兄弟,自從他母親去世後,他父親就再娶,後母再生兩個孩子。子騫為他父親駕車,掉落轡頭,父親摸他的手寒冷,穿的衣很單薄。父親就回去,叫後母及孩子出來,摸孩子的手,衣穿很厚手很暖。
就對他的妻子說:“我之所以娶妳,實際上是為了我的孩子,現在妳欺騙我,去吧,我不留妳了。”子騫往前說道:“母親在只有壹個孩子單薄,母親去了就四個孩子寒冷了。”他父親聽了不做聲,而他後母也感到後悔。
原文:
閔子騫兄弟二人,母卒,其父更娶,復有二子,子騫為其父禦車,失轡,父持其手,寒,衣甚單。父則歸,呼其後母兒,持其手,衣甚厚溫。即謂其婦曰:“吾所以娶汝,乃為吾子,今汝欺我,去無留。”子騫前曰:“母在壹子單,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後母亦悔之。
出自元代郭居業所撰《二十四孝》。
擴展資料
《二十四孝圖》,將閔子騫孝親的故事排在第三,使之家喻戶曉,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先賢之壹。閔子是孔子的弟子,他和顏回、冉伯牛、仲弓被列為孔門德行科的優秀生。
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先後有人為之序詩、作圖,刊行多種版本。該書為民間流傳甚廣的童蒙讀物,內容為自上古至唐宋二十四個孝親故事。
增補《二十四孝》 謹在原二十四孝故事基礎上,增補了主人公的部分遺事,以便於讀者全面、正確理解古人的孝道。
《二十四孝》之後,相繼又出現《日記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勸孝書籍。
楊伯峻在《經書淺談》考證說:元代郭守正將24位古人孝道的事輯錄成書,由王克孝繪成《二十四孝圖》流傳世間;清末,張之洞等人將之擴編至《百孝圖說》。
應園先生邀請為其86歲父親慶壽,陳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圖》內容繪制了《二十四孝圖》卷,與之相比,徐操創作的《二十四孝史》則更具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