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高年級關於月的詩句

高年級關於月的詩句

1.關於月的古詩~

關於的古詩:

1、靜夜思,唐代: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白霜。我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十五夜望月,唐代:王建

原文: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3、霜月,唐代:李商隱

原文: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譯文: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壹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4、陽關曲·中秋月,宋代:蘇軾

原文: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譯文: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 我這壹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5、月夜,唐代:杜甫

原文: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譯文:今夜裏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妳在閨房中獨自遙看。 遠在他方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妳為何思念長安? 蒙蒙霧氣沾濕了妳的鬢發;清冷的月光使妳的玉臂生寒。 什麽時候才能在壹起***同靠在透光的窗簾或帷幔旁,讓月光擦幹兩人的思念的淚。

2.小學至高中帶月詩句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曹操《觀滄海》)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水調歌頭》)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後赤壁賦》) 舉頭忘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遊《遊山西村》)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李白《行路難》(其壹))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張光《天仙子》)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寓意》)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裏館》)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靜夜思》 李白)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春望》杜甫) 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

(沈全期《雜詩》) 月黑見漁燈,孤光壹點螢。(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潛《雜詩》)。

3.描寫月夜的詩句大全

1、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唐·李冶《明月夜留別》

2、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唐·李商隱《霜月》

3、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唐·李白《關山月》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5、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6、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7、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8、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壹道夜歌歸。——唐·李白《秋浦歌其十三》

9、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壹首》

10、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唐·薛濤《月》

11、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唐·王維《山居秋暝》

13、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4、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唐·韓愈《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15、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6、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唐·劉方平《月夜》

19、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唐·劉方平《秋夜泛舟》

20、明月凈松林,千峰同壹色。——宋·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21、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宋·蘇軾《中秋月》

22、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唐·杜甫《壹百五日夜對月》

23、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24、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唐·白居易《春題湖上》

2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徐凝《憶揚州》

26、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碧沈霞腳碎,香泛乳花輕。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唐·曹鄴《故人寄茶》

27、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唐·杜牧《旅宿》

28、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唐·賈至《別裴九弟》

2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30、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嘏《江樓有感》

31、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唐·李白《把酒問月》

32、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33、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34、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唐·韓愈《山石》

35、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唐·杜甫《漫興》

36、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7、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38、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39、雲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送春》

4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41、可惜壹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宋·蘇軾《西江月》

42、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宋·蘇軾《前赤壁賦》

43、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4.小學有關月的詩句古詩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杜牧《夜泊秦淮》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李商隱 《霜月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5.有關於月的詩句

卻下水晶簾,明月來相照,清風半夜鳴蟬,露似珍珠月似弓。 李煜

21。 王維

15,夜吟應覺月光寒、無言獨上西樓,萬戶搗衣聲,西北望射天狼。 李白

11、床前明月光、月黑雁飛高,山月照彈琴1、星臨萬戶動。 李白

12。 蘇軾

27。 李白

3,北鬥闌幹南鬥斜,月如鉤、松風吹解帶,迷花不事君。 李白

5,半入江風半入雲,水中藻荇交橫。 李白

10。 李白

4。

24,蓋竹柏影也、曉鏡但愁雲鬢改,影入平羌江水流。 劉方平

25。 辛棄疾

22、月下飛天鏡。 王維

14、我寄愁心與明月。 李白

2、露從今夜白。 白居易

23。 陶淵明

20,雲生結海樓、更深月色半人家、廣澤生明月、會挽雕弓如滿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杜甫

19。 李白

6,單於夜遁逃、明月別枝驚鵲,對影成三人。 王維

13、明月松間照。 盧綸

17。 杜甫

18,月是故鄉明、可憐九月初三夜,帶月荷鋤歸、長安壹片月,蒼山夾亂流。 李白

7、深林人不知、晨興理荒穢。 李商隱

26、俱懷逸興壯思飛,蒼茫雲海間、明月出天山、舉頭望明月。 李白

9。 馬戴

16。 李白

8、峨嵋山月半輪秋,清泉石上流,低頭思故鄉,欲上青天覽明月、庭下如積水空明,月傍九霄多、舉杯邀明月,疑是地上霜,玲瓏望秋月、醉月頻中聖、壹彈流水壹彈月

6.帶有月字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7.十首關於月的古詩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劉方平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8.關於月亮的古詩10首

1、唐·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霜。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唐·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壹半,另壹半隱藏在黑夜裏。北鬥星傾斜了,南鬥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妳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壹遭兒傳到了屋子裏來了。

3、唐·王維《竹裏館》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裏?只有壹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4、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沈,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5、唐·李商隱《霜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譯文: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壹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6、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長安城內壹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爭,讓我丈夫結束遠征。

7、宋·蘇軾《陽關曲·中秋月》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譯文: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壹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8、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壹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9、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譯文: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壹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10、唐·張泌《寄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譯文:別夢中隱約來到了謝家,徘徊在小回廊欄桿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還為離人照著庭院落花。

擴展資料:

展開浩如煙海的詩卷,詠月詩詞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繪其綽約嫵媚的姿影,或抒發相思和離別之情,或感傷身世和流離之苦,或傾訴曠達瀟灑之胸襟,或寄托濟世報國之壯誌,或是借以抒發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