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老君山上觀海聽濤

老君山上觀海聽濤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在河南洛陽欒川縣境內,是秦嶺余脈800裏伏牛山的主峰,最高處海拔2217米。

相傳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此歸隱,“老君山”也因此得名。

據說“老君山”之名是唐太宗所賜,萬歷年間又受皇上頒賜道經詔諭,封為“天下名山”。

道教奉行“天人合壹”的思想,所以毋庸置疑,老子歸隱處的自然風光,壹定是奇俊又秀美。

山腳下的廣告文案稱老君山“秀壓五嶽,奇冠三山”,遊歷過後覺得,此話並未虛傳。

五嶽中最高的山是海報2100多米的西嶽華山,所以在高度上,海拔2200多米的老君山自是超越了五嶽。

從山腳到山腰,雖乘著纜車,美景仍是應接不暇。

老君山植被茂密蔥綠,十裏畫屏美不勝收;山間聳立的雄峰峭壁,怪石嶙峋,或生著朵朵暗綠色苔蘚,或長滿翠綠灌木,或裸露著黃褐色身軀,端坐在雲霧間,放佛修道求仙的聖人壹般。

自古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說法。

老君山上有壹段山景,恰如黃山水墨畫壹樣的俊美奇秀。崖壁間生長著漂亮的松樹,樹幹遒勁,遠離懸崖峭壁壹側的松枝,努力的向外伸展,猶如黃山名貫天下的迎客松。

從海拔1800米左右處,沿著雲梯步道向伏牛山頂峰攀登,壹路美景盡收眼底。

平緩的步道,猶如盤山公路壹般,繞著險峻的山峰盤旋而上,直達2217米的伏牛山頂峰。

這壹段路程的風景,不但重巒疊嶂千巖競秀,而且雲霧繚繞山間,時而飄散,時而湧起。

遠處的山巒或明麗燦爛,或山影撞撞,遊人仿佛置身於仙界雲端,亦人亦仙,亦真亦幻。

有兩處名為“觀海聽濤”和“觀音賞曲”的景致最為別致。

雲海間,俯瞰近近遠遠的疊嶂山巒,飄忽不定,靜聽風濤雲響,寧心氣定。

此刻,我們就是這造訪仙境的神仙。

觀景,自是“三分相像,七分想象”。

相像,想象,再加上傳說故事,把老君山上的奇石異景演繹的活靈活現,淋漓盡致。

什麽八戒訪仙,看山佬,秀女迎客……

仔細看看,還真有那麽幾分形似,再揣摩揣摩,又多了幾分神似。

壹路逶迤,不知不覺竟到了海報2217米的伏牛山頂峰。

奈何山頂拍照的人多到無法拍到壹張幹凈的頂峰素顏照片。

不過,這裏卻是觀賞不遠處金頂道觀群的極佳之地。

猶如奔騰野馬馬鬃般起伏的墨綠色山巒,有個形象的名字——馬鬃嶺。

山嶺遒勁有力的聳立在雲端,與散落的幾處金頂道觀群交相輝映。

那分明就是我眼中的天上宮闕,雲裏山裏住著的壹定就是神仙。

奈何我是俗世裏的飲食男女,還是速速纜車下山,回歸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