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浙江頻道(2007-09-30 14:33:54) 來源 編輯:王俊祿
知道中國有“絲綢之路”的人很多,但知道中國有“唐詩之路”的人或許就不多了。
詩路在何處?自古城紹興出發,由鏡湖向南經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到剡溪,溯江而上,經新昌沃江、天姥,最後至天臺山石梁飛瀑,全長約190公裏,所及面積達2萬多平方公裏。千余年來,眾多文人墨客被這條路上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景色所陶醉,壹路載酒揚帆,擊節高歌,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世人便將其命名為“唐詩之路”。
據史書記載,唐代有12位詩人到過剡中,遊歷過這條風景線。“初唐四傑”的盧照鄰、駱賓王;“飲中八仙”的賀知章、崔宗之;“中唐三俊”的元稹、李紳、李德裕;“晚唐三羅”的羅隱、羅鄴、羅虬以及孟浩然、崔顥、王維、賈島、杜牧等等,無不在這條路上留下足跡和詩章,從而在這條路上形成了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文化積澱。
詩仙李白暢遊了這條古道後,被沿途的旖旎風光所陶醉,高歌“此行不為鱸魚燴,為愛名山入剡中”,“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渡鏡湖月”等神采飛揚的詩句。在李白遊天臺數年之後,詩人孟浩然又沿曹娥江、剡溪再登天臺山,寫下了《舟中曉望天臺》。杜甫20歲時就入臺越兩地,遊居忘歸達4年之久,高吟“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足見當年詩人對這條被後人稱之為“唐詩之路”風景線的眷戀之情。
“初唐四傑”的盧照鄰、駱賓王;“飲中八仙”的賀知章、崔宗之;“中唐三俊”的元稹、李紳、李德裕;“晚唐三羅”的羅隱、羅鄴、羅虬以及孟浩然、崔灝、王維、賈島、杜牧等等,無不在這條路上留下足跡和詩章,從而在這條路上形成了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文化積澱。
這條古道何以贏得唐代詩人的青睞?原來浙東會稽、四明、天臺三大名山在此盤結,其間百溪清流環繞,奔騰有聲,匯為剡溪。剡溪清澈見底,兩岸風光如畫,宛如世外桃源。天臺山自古便是名山仙境。沿途有許多美妙動聽的神話傳說。唐代詩人偏愛漫遊剡中,主要是追慕魏晉遺風與漢前文化乃至史前傳說。
出新昌縣城東行12公裏,即為幽靜秀麗的沃洲湖。818公頃的遼闊水面,能蓄水1.86億立方米,四周青山掩映,綠洲點綴。沃洲湖以沃洲山得名,曾有竺道潛、支遁等18高僧,王羲之、孫綽等18名士雅集於此,沃洲成為浙東的佛學中心,並留下支遁嶺、養馬坡等勝跡。沃洲東南有山,山峰下有壹洞,門懸飛瀑,曰水簾洞。洞外飛瀑自30多米的高處落下,隨風飄灑,如珠簾垂掛。朱熹詩贊:“壹片水簾遮洞口,何人卷得上簾鉤。”
與沃洲山遙遙相對的是天姥山。誌載:“脈自括蒼至關嶺入界,層峰疊嶂、千態萬狀。”李白壹首《夢遊天姥吟留別》,使天姥山蜚聲天下,他所描述的天姥煙雨、海日、清猿、天雞、熊咆、龍吟、雲裙、霞衣的夢幻景色,至今仍吸引著中外遊人。
除大佛寺、穿巖十九峰、沃洲湖三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外,新昌還有小將林場天然森林公園、沙溪鎮三井龍潭、儒皆鎮萬馬渡奇觀等等,或幽或險或奇,令人贊嘆。
近年來,這條“唐詩之路”已引起海內外學者專家的關註,他們紛紛前往考察。相信要不了多久,“唐詩之路”將大放異彩,成為壹道迷人的人文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旅遊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