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意境:
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面因白雲的襯托愈顯宏麗闊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壹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在人非、鶴去樓空。人們留下什麽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她不是別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也割舍不斷的綿綿鄉戀、悠悠鄉情。 本句具有壹種普遍包舉的意味,抒發了詩人歲月難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為下文寫鄉關難歸的無限愁思鋪墊,因而成為深值關註和反復品味的名句。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在短短的篇幅裏,馬致遠描寫了壹個天涯過客的愁思,意境蕭瑟悲涼。時已深秋又臨黃昏,藤是枯藤,樹是老樹,吹著颯颯西風。道是古道,馬是瘦馬。飄零在天涯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能不斷腸呢?看那小橋、流水、人家是那麽安詳,那麽靜謐溫馨,而家鄉、親人卻又離得那麽遙遠。天氣漸冷,家中的壹切的壹切讓人牽掛。可作為遊子,卻還要騎著疲憊的瘦馬,壹顛壹簸地漂泊天涯。此情此景,怎不叫人肝腸寸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