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壹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譯釋:
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
春風和煦,柳枝綻出細葉嫩芽,望去壹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
楊柳枝
朝代:唐代
作者:溫庭筠
禦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繡芙蓉。
景陽樓畔千條路,壹面新妝待曉風。
譯釋:
這首詞寫皇宮柳色如著新妝。
“禦柳如絲”句,寫了壹幅廣闊的春柳畫面:“鳳凰窗映”句,繪出了富麗堂皇的宮室。“景陽樓畔”句,又將場面拉開:“壹面新妝”句,將柳枝比擬成如美麗的宮女們著上新妝壹樣,壹派春色,迎風飄舞。短短四句,開闔有致。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朝代:宋代
作者: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壹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譯釋:
上片第壹句“楊柳絲絲弄輕柔”,柳條細而長,可見季節是在仲春。“弄”是寫垂柳嫩條在春風吹拂下的動態。這已是壹種易於撩撥人們情緒的景色了。但光是這壹句,還看不出情緒究竟是喜樂還是悲愁來。接下壹句“煙縷織成愁”,情緒的趨向就明白了。但寫仲春之愁,如何寫法?作者運用了他的特技:海棠未遭雨打,還在枝頭盛放;梨花又似爭先,如雪般的開了,這不是很典型的良辰美景嗎?可要知道,只有九十日的春天,卻當此時已有壹半過去了!好就好在“壹半春休”這壹句;如果沒有這壹句,上面所說的“煙縷織成愁”,就會變得無病呻吟。
芳心苦·楊柳回塘
朝代:宋代
作者: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譯釋:
楊柳圍繞著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擋住了采蓮的姑娘。沒有蜜蜂和蝴蝶,來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漸漸地衰老,結壹顆芳心苦澀。潮水帶著夕陽,湧進荷塘,行雲夾著雨點,無情地打在荷花上。隨風搖曳的她呀,像是向騷人訴說哀腸:當年不肯在春天開放,如今卻在無端地在秋風中受盡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