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讀泰戈爾的《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令人潸然淚下。 距離原本可以產生美,但這樣壹種距離卻是痛苦的。全詩以愛為主線,詩人敏感的字裏行間,流露著痛苦而無奈的情感,不能不令人動容。詩歌簡短而整齊,全詩由四組“不是……而是……”構成,采取對比的手法,層層深入,把讀者帶到了那種痛苦而無奈的境地,並把詩人情懷感染給每位讀者。讀至最後令人恍然大悟——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實際上是心與心的距離。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地域上的相隔千裏,而是心與心的距離,縱然相隔千裏,壹顆心包容在另壹顆心裏,還有什麽距離。
每壹棵樹都有自己的生長環境,每壹株花都有自己的開花花期,錯過了相逢的日期,卻沒有錯過相見的 機遇,縱然有距離,縱然不能相依,那也是值得壹生珍藏 的美麗。
人生總有遺憾,總有陰差陽錯的錯過與相逢,生活中總有壹些距離,地理上的產生美,心靈上的制造悲劇。所以,那份遙遙相望但彼此熟悉的緣分好好珍惜。
擴展資料: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詩句,作者說法較多,壹說出自張小嫻的小說《荷包裏的單人床》,另壹說出自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詩集《飛鳥集》,但《飛鳥集》中並未收錄近似詩句,大抵是因為其中壹個版本最後壹句中有“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飛鳥與魚的距離”,被壹些人認為是泰戈爾所創作,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客觀證據說明泰戈爾創作過類似詩句。
原句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壹方,而是,我就站在妳的面前,妳卻不知道我愛妳”,該句可在張小嫻作品《荷包裏的單人床》中找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此句詩現在版本較多,多為網友創作。
飛鳥與魚的故事
有壹條魚生活在壹片海域裏,它每天就是不停的遊來遊去。壹天,有壹只迷途的鳥兒飛過這片海域的上空,它很疲倦,低下頭尋找海中的壹片陸地,水裏的魚覺得水面的光線變得有些昏暗,就擡頭望向天空,這樣,魚和鳥的視線交織到了壹起。孤獨的魚和迷途的飛鳥深深地彼此吸引著對方。
飛鳥給魚講遼闊的天空,講廣袤的大地,……魚給飛鳥講深邃的海洋,……它們為彼此打開了壹扇未知的卻又豐富多彩的窗;
它們還有好多***同的話題:每個早晨的朝霞,每個傍晚的落日,每個夜晚的星空,每分鐘空氣裏的味道,樹木的,土地的,海水的,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冬天的,……它們彼此深深愛慕著對方,這樣就過了好久,它們以為此生就這樣廝守,飛鳥可以忘卻飛翔的天空,魚可以忘卻深潛過的海底。
誰說魚和飛鳥就不能在壹起?
壹天,飛鳥看見別的鳥飛過,它想起了天空,它問魚是否願意和它壹起感受風從身邊掠過的自由,魚看看自己的鰭沒有說話;又是壹天,魚為了躲避暴風雨,深深潛入水中,在太陽重現的時候,它興奮的問飛鳥是否能看到水中珊瑚的燦爛,飛鳥只能看著波光粼粼的水面苦笑。
它們知道了飛鳥與魚是不可以在壹起的,雖然彼此相愛,但是魚終歸是水裏的魚,飛鳥終於飛離了那片海域,永遠的再也沒有回來,它並不知道,魚亦再沒有遊回這片海域,它們都在小心翼翼地躲避那段往事,那段飛鳥與魚的故事。
《飛鳥與魚》(又名《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參考資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百度百科